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货币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电子货币是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交易费用的货币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作为货币形态演变最新形式的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网络金融技术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同样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电子货币的安全性、结算各方的法律关系等。近年来,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的实施的影响以及中央银行存亡等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将主要探讨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货币经济学甚至整个金融理论体系开篇之谈离不开对货币定义的描述,电子货币亦不例外。世界各国对电子货币的定义尚无定论,在总结了各种电子货币的不同定义之后,本文对电子货币的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划分。在第一章中指出电子货币的广义定义是电子货币的最终形态,“所谓电子货币是指‘数字化的货币’,举凡付款、取款、通货的使用、融资和存款等与通货相关的信息,全部经过数字化者,便叫做电子货币。”本文对电子货币进行狭义上的定义主要是为了界定分析对象的范围。狭义电子货币的定义是:“电子货币发行者以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或者直接以发行者的信用发行的,以商用电子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根据电子货币的狭义定义,文章对电子货币进行了界定,指出电子货币的四项特征:第一,电子货币实质上是一些特定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代表一定的法定货币,并以法定货币单位为计算单位,其以电子脉冲方式传输和显示资金。第二,电子货币的存在有赖于一定的硬件或软件载体,如电脑硬盘、IC卡、特定软件等,其流通有赖于一定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或专用设施。第三,电子货币在目前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仅仅是货币的替代品,它的使用和流通,有赖于发行者、网络经营者、使用者及接受者等当事人间的合约安排,可以进行多次结算,也可以与法币进行兑换。第四,电子货币在目前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发行主体并不像法定货币那样只能是国家,银行或公司都可发行电子货币。随后为了分析的需要,第二章中分别分析了电子货币与实体货币、电子现金、电子钱包以及第三方支付的关系,至此本文的研究对象——电子货币的轮廓逐渐形成。“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高能货币”和“强力货币”。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2)流通性强,持有者能自主运用,最活跃;(3)派生性,即通过其运动过程能产生出数倍于它本身量的货币;(4)可控性,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并通过对它的控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第三章简要的介绍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机制,并指出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形成及其影响作用过于集中,使得其它调控基础货币的工具中国内信贷工具的作用不大,从而增强了基础货币的内生性。与外汇储备变化冲击对实际基础货币变化的贡献程度相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冲击、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冲击、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冲击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冲击对基础货币波动的解释力相对较弱。所以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具有完全控制能力的控制机制只有公开市场操作。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第四章中对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公开市场操作的会计时点、静态分析的特点,此时货币需求、存款准备金及利率、再贴现率等影响因素在一个时点上对公开市场操作产生的影响可以暂时忽略。从而限定了第四章的研究对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分析前提——不考虑货币需求、存款准备金及利率、再贴现率的变化。随后第四章展开分析,此章亦为本文重点。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电子货币的发行对央行基础货币存量上的影响,只是表现在通货向存款的转化,既央行的负债结构(进而,基础货币结构)的改变——流通中通货减少,准备金增加。电子货币的发行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基础货币流量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通货替代型电子货币、存款依存型电子货币以及非银行机构以其“信用”发行的电子货币,由于只是改变了央行负债结构(进而,基础货币结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机制任然是有效的——基础货币的投放始终是在存款与政府债券之间的转化。商业银行以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电子货币(电子本票),如果在发行之后商业银行运用与该电子货币(电子本票)等额增加的资产在市场上立即进行投资,那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机制任然是有效的,当然也就不会对基础货币流量产生影响。如果商业银行用其发行的电子货币(电子本票)购买市场上的政府债券,然后再出售给央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商业银行政府债券,产生的后果是央行向市场投入了两倍于其出售的债券——商业银行以其信用(电子本票)购买央行债券(曾向市场经出售的)获得一份等额的流动性,然后再把债券卖给央行从而又获得了一份等额的流动性,如此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电子本票成功的转化为央行的硬通货。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商业银行以其信用发行的电子货币(电子本票)因素,或者从制度上规范商业银行这种电子货币的发行方式。基于电子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的影响,第五章对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既电子货币的发行导致流通中通货持续减少的思考;电子货币的发行导致央行铸币税收入减少的思考;电子货币的发行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性变化的思考。在“电子货币的发行导致流通中通货持续减少的思考”中,文章指出虽然电子货币有可能替代基础货币,但是这种替代并不完全。例如非法经济活动离不开现金交易,因为使用电子货币很容易被警方发现。即使非法经济活动的货币需求达到最小化,甚至完全消失,社会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依然存在。因为财政部门所征收的税款仍来源于基础货币,而不能是没有基础货币支撑的、由私人部门发行的电子货币。从个人和企业税占国民收入很大比重的现实来看,不管电子货币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仍然不可低估,央行还是能够通过它所控制的基础货币量,把经济活动纳入其所希望的轨道。其次由于绝大多数电子货币不具备现金的匿名性、不是法定货币、信用也远不及有国家信用担保的中央银行货币,因此很难对中央银行货币造成威胁。即使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消失,中央银行将仍然能够设置国家的名义利率,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这使得它有能力干预市场而不用考虑盈利性。因此电子货币的发展不会明显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电子货币的发行导致央行铸币税收入减少的思考”中,指出储值卡类电子货币的发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只是对基础货币结构上的影响,基础货币量本身没有变化。铸币税收入又是对基础货币运用所带来的收益。电子货币发行的情况下,央行运用基础货币所带来的收益并不会改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央行与国外大部分央行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因此大量的通货转化为存款也会导致央行发行货币成本的提高,同时铸币税收入下降。但是这时的下降并不是通货的减少造成的,而是通货转化为存款,央行对准备金付息增加了发行成本造成的。在“电子货币的发行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性变化的思考”中,文章则提出四点建议:限制电子本票的背书次数;禁止以电子货币(电子本票)的形式购买政府债券等;中央银行自行发行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发行的以其信用为基础的电子货币收取准备金等。
其他文献
外汇体制改革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和对策陈伟从1994年起,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实现了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变革,以单一汇率取代了双重汇率,取消外汇上缴和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同时开通银行
中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并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保护耕地。中国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强调各区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同时忽略了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突发事件爆发频率也有所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应急财
城市道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社会经济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也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交通事故不断发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高校艺术欣赏在树立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艺术欣赏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和分析艺术教育的现状,并对如
精益生产方式是适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组织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
由于氰化物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无氰镀银体系的研发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无氰镀液体系仍然存在着电流密度小,镀液不稳定等缺点。银镀层
城市道路如同一个城市的血脉,一条条道路编织而成的路网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活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道路建设日新月异,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路基是道路
近年来,中厚板轧机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但是随着中厚板的发展,中厚板的轧机体积和重量是越来越大,给加工制造和运输带来了巨大的难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把传统的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