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4种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中国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汇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碳源-碳汇平衡的主要驱动者。土壤微生物呼吸是地下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全球碳收支评估的关键,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全球碳循环系统性机理研究的重点,对合理预测全球碳平衡格局意义重大。然而,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以亚热带4种典型森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樟树马尾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监测了土壤微生物呼吸动态变化特征,厘清了土壤微生物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明晰了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植被、土壤与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的相互关系,探明了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微生物呼吸的潜在影响路径和关键驱动因子。研究成果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源”与“汇”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政府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呼吸均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规律。樟树林、马尾松林、混交林、枫香林年均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分别为2.57μmol·m-2.s-1、1.5 1 μmol·m-2.s-1、1.73μmol.m-2·s-1、1.57μmol·m-2.s-1,且樟树林年均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其余3种林分。土壤微生物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为79.09%~92.24%。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别解释了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变异的51.1%~72.9%和24.8%~47.1%,二者共同作用可以解释66.7%~84.9%的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异。(2)4种森林中樟树马尾松混交林植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Simpson 优势度指数(DS)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E)均为最高。土壤含水量表现为马尾松林、樟树林显著高于枫香林、混交林。4种森林土壤pH值均小于4.50,已严重酸化,其中马尾松林、樟树林pH高于混交林、枫香林。枫香林、混交林土壤碳氮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樟树林、马尾松林。4种森林土壤0~20cm全磷含量均低于全国平均值(0.78 g.kg-1),其中枫香林土壤全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种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但不同的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存在差异。(3)枫香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含量、微生物熵(MBC:SOC)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化学计量比(MBC:MBN、MBC:MBP、MBN:MBP)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林分(p<0.05)。4种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MBN:TN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枫香林土壤MBP:TP最低,且与樟树林、混交林有显著差异(p<0.05)。植被和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有显著性影响。(4)4种森林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表现为细菌(77.70%~80.78%)>真菌(10.15%~12.32%)>放线菌(7.30%~10.46%)>原生动物(0.35%~0.84%)。枫香林各微生物类群PLFA含量显著大于其余3种林分(p<0.05)。樟树林和马尾松林土壤真菌/细菌比(F:B)较高。枫香林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比值(GP:GN)显著高于樟树林。层次分割分析表明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PLFA)的重要因素单独贡献排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SWC)>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MBC:SOC>pH>N:P>SOC。(5)4种森林土壤共测得细菌群落26个门、72个纲、166个目、233个科、351个属,其中以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共测得真菌群落10个门、36个纲、94个目、208个科、357个属,优势菌门有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樟树林细菌Alpha多样性最高,而枫香林真菌Alpha多样性最高。细菌和真菌群落在不同森林类型中都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β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层次分割分析表明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单独贡献排序为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土壤含水量(SWC)>土壤有机碳(SOC)>pH>MBC:SOC>N:P;对真菌群落表现为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BC:SOC>pH>土壤含水量(SWC)>MBN>N:P。(6)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S)、土壤含水量、pH、碳氮比、土壤温度、MBC:SOC、MBN、微生物群落组成均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还可以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间接影响微生物呼吸,其中土壤碳氮比(C:N)和土壤温度(T)可通过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对微生物呼吸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微生物熵(MBC:SO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碳氮比、pH、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S)。
其他文献
胆管癌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特点,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都较困难,肿瘤耐药性强,迫切需要探寻安全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寻找适合的药物靶点。视黄酸受体α(RARα)作为核受体,在细胞发育、分化和肿瘤形成等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本课题组在之前已经报道过RARα在结肠癌、胃癌和食管癌中的癌基因作用,以及胆管癌中RARβ和RARγ的表达和功能,而RARα在胆管癌中的作用和机制尚未阐明,亟待进一步探究。因此
学位
遗传多样性是反映生物生存适应和进化潜力的重要参数,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物进化历史,也有益于掌握物种的濒危原因并科学制定其保护遗传学措施,因此遗传多样性是保护遗传学研究的核心。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的先天免疫基因家族。在免疫基因中,TLR基因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相比
学位
肿瘤与肿瘤微环境通常被视作种子与土壤的关系,肿瘤各方面特征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肿瘤微环境。肝癌形成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肝脏纤维化相关的微环境。细胞外囊泡近年来被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纤维化的肿瘤微环境能否通过细胞外囊泡来促进肝癌的进程目前还尚未明确。己糖激酶1(HK1)是糖酵解的关键酶,通过磷酸化葡萄糖促进细胞的糖酵解。本文研究发现,纤维化的肿瘤微环境可以促进肝星形细胞大量外泌微囊泡
学位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我国特有传统名花和特用经济树种,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蜡梅花颜色多为黄色或浅黄色,作者历经多年选育出了红花蜡梅,然而其遗传背景及与花色相关的类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尚不清楚,严重制约蜡梅遗传改良及产业发展。本研究以红花蜡梅新品种‘鸿运’(C.praecox ’Hongyun’)为材料,开展了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
学位
“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SDG4)是联合国在21世纪向全球教育提出的发展目标,推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并实施在线教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以其不受时空限制、高可及性和低成本等诸多优势,吸引了具有多样化动机和需求的学习者,成为课堂教学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MOOC自
学位
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加快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与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各环节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教育样态,带来了教学流程的重组与教育生态的重构,这对新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技能素养,更需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意愿、教学观念、教学实施乃至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要素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智慧,即信息化教学智慧,以应对新时代的教育规律
学位
尽管野生动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生境破碎引起的食物缺乏、人类干扰活动导致的慢性胁迫、不同生理状态导致的能量开支依然会导致野生动物健康状况受损,因此野生动物保护中对其身体健康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野生动物难以捕捉和靠近,获取血液样品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引起血液中测量目标物浓度的干扰。非损伤样品(尿液、粪便、毛发等)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生理状态信息,还把对动物的伤害降到最小,在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中得到
学位
细胞连接是一类由多蛋白复合物组成的细胞结构,在生物组织中提供相邻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通讯和粘附。细胞连接在上皮组织中尤其丰富,维持上皮细胞间的细胞屏障,控制细胞间的物质运输。细胞连接使得动物细胞可以聚集在一起,可以减少细胞所受到的外界应力,并维持一定的组织形态,这对于生物体各组织功能协调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是上皮细胞失去细胞极性和细胞粘附性,获得迁移性和侵袭性,成为间充
学位
可逆温致变色木材是一种基于相变技术的新型木材,当作为家具材料时,不仅可丰富家具装饰效果、指示家具表面温度,还具有热储存与热释放功能。本研究逐级阐明了基于可逆温致变色木材的家具设计策略:首先,制备出一种将可逆温致变色染料直接注入木材并与之结合的可逆温致变色木材(TW,Thermochromic wood);然后,根据所制备材料力学性能、构造特性、变色特性、装饰特性研究了其材料的设计属性,并从功能与价
学位
塑料作为重要基础材料,自20世纪中叶被广泛用于农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大量废弃塑料被排放入海,并逐渐破碎、分解为微小的塑料碎片。一般将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称为微塑料,后者已成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并可能对海洋生物甚至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全球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该地区也是塑料排放最密集的区域。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之一,我国东南沿海典型海湾和工厂化海水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