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82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不断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中央首次发文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在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资格认证等方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尤其是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了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将高质量教师的培养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但对于教师的职后培养,特别是在优秀教师的认证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的教师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职前教师的培养及职后教师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优秀教师的认证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NBPTS作为美国极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优秀教师认证机构,在性质上具有独立性和非政府性,在认证主体上绝大多数为资深的优秀教师,在职责上各部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在程序上规范有序。本研究拟就对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色、成效及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实施和完善优秀教师认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追溯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浪潮和美国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的形成。根据已有资料,笔者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其次,从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的主要内容,即认证理念、认证标准、认证流程、认证结果的评估及认证更新的要求出发,分析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的主要特点、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精益求精的认证标准、灵活公正的认证制度和强而有力的财政支持等;主要成就可概括为:获得公众普遍认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同时可能存在师资分布不均、层级制和商业化等问题。最后,探索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对我国的有益启示。综合美国NBPTS优秀教师认证制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色及成效等,基于我国优秀教师认证的现状及不足,提出我国优秀教师认证制度的构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多角度厘清认证机构的主体责任;多方面展示认证标准的科学合理;多渠道保障认证过程的灵活公正;多方位推进认证工作的全面优化等。同时,提出我国在本土化探索的过程中应注意规避可能存在的认证机构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有待论证、公信力与认可力有待验证等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与生存压力,大学自身也在不断变革,越来越突出教学、科研之外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创业型大学不断涌现,并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创业型大学最早出现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所以,加快创业型大学建设,提高大学竞争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任重而道远。
  本课题通过研究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梳理有关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文献资料,依托“三螺旋”理论、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总结创业型大学的现实基础上,综合考虑创业动因、创业教育和成果
高校异地研究院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的合作交流平台,以输出高质量人才、促进政产学研合作为重要内容,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优质的高校智库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筑巢引凤”,越来越多的一流高校走出去,开始在校本部以外的地理空间创办研究院(简称“异地研究院”)。
  本文以一流高校创办的异地研究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当前高校异地研究院的建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
教师教育体系是关系到教师教育内部诸群体共同目标制定和实现的一套教师教育制度和机构。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师队伍。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主要是由教师教育体系完成的,教师教育体系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一直以来,教师教育体系变革都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变革的历史,其实就是教师教育体系与教育系统外部的其它生态因子,以及教师教育体系自身内部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运动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当前的21世纪,我国教师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却容易忽视精神层面最基本素养要求,而空虚、冷漠、自私易时常缠绕人心。尽管人们普遍崇尚善德,然而常出于口头,趋于形式,懒于行动。与此相应,在“立德树人”倡导下,善性教育成为新时代人们内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经。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教育向上向善发展方向”要求,我们认为善性教育需从小学教育开始实施颇显重要,善是整个小学教育的主旋律,在整个小学教育教学中,需聚焦于善性教育。
  本文通过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主题资料,梳理分析国内外善良教育、新品格教育产生的背景、理论以
随着现代财经生活复杂性和危险性上升,人类逐渐认识到财经素养的重要性,增强了国家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视。2012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次引入财经素养(financial literacy)概念,并对即将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财经素养测评。学校是财经素养教育的主力,系统连贯的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将对后续财经素养的累积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扮演教育强国身份,占据领先地位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将财经素养教育归入公民教育范畴,近30年的发展,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