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的汉译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学者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持有不同观点,提出不同翻译方法。此论文试以信息论的角度解读科技英文的翻译过程,并以此得出科技英语的翻译思路,希望能为科技翻译提出一管之见。根据香农提出的信息论,信息发出者将信息以某种符号按照认可的规则将信息内容组织成序,然后通过某种媒介传递至信息接受者,接受者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对信号进行分析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干扰,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信息发送者在编码时需要对信息进行重复和累加。因此可看出,香农信息传输过程实际上可以为翻译过程做解释,在此过程中,译者不仅是信息接受者又是发出者,为了使信息成功传输,信息的发出者必须得考虑信息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及其它因素,然后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本文基于科技文体的自身特点,将这一理论与科技英语的汉译相结合,得出科技英语的翻译思路: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在保持原文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性,依此对所译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考虑信息形式的处理。
其他文献
本文用内省的方法探究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精神活动,进而来审视这种精神活动如何协助译者将原文本中的美学特质和语言表达风格成功传译到目的语文本之中。具体来说,这种精神活
异化与归化是在如何处理文化差异问题上所产生的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都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但又重心各异。归化翻译强调顺应目的语文化,采用目的语文化所认可的表
期刊
长期以来,再创造一直受到译界的关注。钱钟书先生认为翻译过程中有些信息会不可避免的丢失而有些又会被意外的再创造出来;郭沫若、林语堂、许渊冲、谢天振、杨武能、郑海凌等
批评语篇分析是进行语篇分析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其区别于传统的语篇分析方法的典型特点就在于,在进行语篇分析时,批评语篇分析将分析的过程与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重要作家,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她的第三部作品《摩西,山之人》被其传记作者海明威誉为赫斯顿“最有抱负
1引言1954年微波激射器问世,距今已有55年,这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然而,科学家对太空的探测结果表明,微波激射在宇宙空间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 1 Introduction Microwav
作为一名正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的政治家,希拉里和她的语言特色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关注。然而,现有的关于希拉里演讲的研究多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入手,揭示了希拉里演讲在其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