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天安号”事件报道的案例分析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i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语篇分析是进行语篇分析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其区别于传统的语篇分析方法的典型特点就在于,在进行语篇分析时,批评语篇分析将分析的过程与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并致力于揭示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许多学者都为这一领域做出了贡献并且扩展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报纸是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信赖的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窗口。然而批评语篇分析家们发现报纸并非公正客观,相反它具有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作为一篇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案例,通过对转述引语的分析致力于揭示和比较《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报道韩国“天安号”事件时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本文分析所用的所有转述引语出自于两报于2010年5月18日至2010年5月25日报道的有关“天安号”事件的新闻。对转述引语的分析从转述方式、引语来源、转述动词和引语内容四方面着手。为了揭示报道者意识形态和观点的介入,作者采用了评价理论对转述引语进行态度分析。  通过分析,作者对本文分析结果做了简要的总结。首先,两份报纸的间接引语体现了报道者意识形态的介入。这种介入或是由报道者直接投入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是间接地影响引语的内在的态度评价(增加评价面或是改变评价值)来实现。第二,从引语来源来看,《中国日报》重视事件参与方,对韩国和朝鲜采取了相对公平的对待。而《纽约时报》侧重于对事件未参与方的报道,并且更加注重对韩国的报道。第三,《中国日报》绝大多数的积极转述动词用以引出来自朝鲜的引语,而在《纽约时报》其绝大多数的积极转述动词被用来引出来自韩国的引语。最后,在引语内容上,《中国日报》致力于报道韩朝双方对于韩方是否介入“天安号”事件的争议,而《纽约时报》则侧重对韩朝双方敌对关系的报道。从总体而言,在“天安号”事件的报道上,《纽约时报》的报道者站在韩国一方,而《中国日报》在采取对两方相对公平的同时略微倾向朝鲜一方。
其他文献
期刊
翻译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案本”、“信”、“神似说”、“化境说”不一而足,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辜正坤教授1988年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
在日常的会话中,人们以话轮转换推动交谈的顺利进行,国内外的许多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学者等都对会话中的话轮转换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语用策略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英语成为国际语的同时,英语使用者背景的多元化也使世界英语语境呈现出多元文化背景的特点。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中国人同外国
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该理论应用到不同语篇的分析上,例如新闻报刊、政治演讲、科技语篇,学术语篇等等。
本文用内省的方法探究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精神活动,进而来审视这种精神活动如何协助译者将原文本中的美学特质和语言表达风格成功传译到目的语文本之中。具体来说,这种精神活
异化与归化是在如何处理文化差异问题上所产生的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都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但又重心各异。归化翻译强调顺应目的语文化,采用目的语文化所认可的表
期刊
长期以来,再创造一直受到译界的关注。钱钟书先生认为翻译过程中有些信息会不可避免的丢失而有些又会被意外的再创造出来;郭沫若、林语堂、许渊冲、谢天振、杨武能、郑海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