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民间与政府合力推动的制度变革——以闽中H村为个案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用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以“国家—社会”为研究框架,通过对闽中H村1998年对本村林业制度改革过程的实证调查,针对村干部、村民及地方政府的态度及行为选择进行研究,试图得出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民间与政府合力推动的制度变革和农民的创造性政治的结论。   自建国以来,由中央政府主导的“林业入社”、“林业三定”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林业股份合作制”等林业制度,在村庄层面都未得到村民的认可。“靠山不能吃山”使原有林业制度遭遇尴尬,由此衍生大量乱砍滥伐等行为,对森林资源的巨大破坏,迫使H村村干部想出“分山到户”方案,经过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的讨论,历时四个月,H村实施了该方案。为了避免单户经营的困难,H村又在“分”的基础上,实行了“联户经营”。村庄层面改革的成功一方面缘于村庄的“能人政治”,另一方面因为村民自治的实施及村民博弈能力的提高。   地方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角色由“旁观者”逐步转化为“主导者”。地方政府在原有林业制度范围内所推行的各项渐进式改革,无法弥补制度漏洞。面对H村改革,地方政府开始采取默许、宽容态度,甚至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当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时,地方政府接手改革,将“H村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制定了各项配套措施。这表明在中央和村庄的博弈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是非常关键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这也体现了我国在国家化的背景下,“地方性的复兴”。   按照制度变迁理论所分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或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模式都无法概述H村林业制度改革模式,它是村庄与政府合力推动的制度变革,体现了政府与民间的合作。
其他文献
竞争中立是澳大利亚国家竞争政策下最重要的一环。20世纪70年代,为了挽救国内的经济颓势,澳大利亚国内推行了竞争中立规则。竞争中立规则要求国有企业不得因其国有性质而享有
2009年,《金属加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迎接本刊创刊60周年,开设了“金属史话——中国金属加工60年”专栏。专栏的内容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应读者要求,2010年本刊
中国社会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城市和乡村不同的政治特征。在乡村社区,西方典型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发育不健全,农村政治传统、农民政治社会心理和行为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色,农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政治保障,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远程高等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通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中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客体。它是WTO范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又称“TRIPS”)特别提出予以重点保护的知识产权,TRIPS中的地理标志是指:“其标示出
陆越子字厚百,号知何堂主。1954年出生于江苏泰州,197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主
大豆新品种北豆8号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cm左右,生育期113d。2005、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1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659.5kg,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平均
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标准并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没有正确的
2003年以来,提起河南的发展,“中原崛起”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通过什么样的战略部署加快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成为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和社会各界反复研究的课题。本文抱着
从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缔造苏俄,创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90多年的历史发展。在这9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几经波折,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