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O/EVE光谱观测对太阳大气等离子体运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的极紫外光谱揭示了太阳大气中丰富的物理过程,包括耀斑、喷流、日冕物质抛射等爆发活动,以及活动区、冕洞等大尺度结构的发展演化。光谱中蕴含的多普勒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太阳等离子体的视向运动速度,从而探索太阳大气中各种复杂的物质运动模式。因此,研究太阳的极紫外光谱对于理解太阳大气的动力学演化,乃至推动空间天气预报和恒星活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上的极紫外变化实验仪(EVE)提供了对太阳极紫外辐射的全日面光谱观测,它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观测温度覆盖了从色球层到日冕耀斑等离子体的广阔范围。EVE原本的设计目标是探测太阳极紫外辐照度的变化,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VE光谱同样具备观测太阳等离子体视向速度的能力,尽管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仪器偏差效应。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EVE的波长测量进行了光学校正,然后运用EVE的光谱观测研究了太阳大气中的等离子体运动,包括耀斑等离子体的流动模式和宁静太阳的长期动力学演化。1.EVE谱线波长的光学校正EVE子通道之一的多重极紫外光栅光谱仪(MEGS)-A采用掠入射光栅的光学设计,对于任何偏轴的入射光线都很敏感,因此会导致靠近太阳边缘的光源产生额外的波长偏移。EVE目前利用“十字形扫描校正法”来修正谱线波长的仪器偏差,通过偏转SDO卫星的飞行姿态使太阳光以特定的偏转角入射,观测EVE波长偏移量和入射偏角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到对于日面上任意位置太阳事件的波长修正公式。然而,由于EVE没有空间分辨率,这种校正方法忽略了太阳的空间尺度和亮度分布对校正结果的影响。我们利用SDO上太阳大气成像仪(AIA)的成像观测,对十字形扫描校正法进行了模拟,计算出了太阳的空间尺度和亮度分布对校正结果的具体影响,发现原来的校正方法会低估太阳东西半球的光源所产生的光学红移。在此基础上我们改进了对于EVE的He Ⅱ 30.38 nm谱线波长修正公式。2.对EVE谱线的长期观测和波长修正我们对大约四个月内的EVE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观察He Ⅱ和其他五条日冕线的多普勒速度长期演化趋势。在He Ⅱ和大部分日冕线的多普勒速度中出现振荡现象,振荡周期约为半个月。我们利用AIA 304 ?图像计算了这段时间内由于太阳表面亮度分布改变而造成的EVE光学偏移,发现它的变化趋势与谱线多普勒速度的振荡模式非常一致,从而证实了这种仪器偏移确实会在长期范内影响谱线的波长测量。我们通过分析日面的AIA图像,认为随太阳旋转的活动区是引起谱线多普勒速度振荡的主要原因。在我们对He Ⅱ的波长进行修正之后,He Ⅱ多普勒速度的半月振荡模式基本消失了,这体现了波长修正程序的重要性。在使用EVE光谱数据对太阳大气等离子体运动进行长时间观测研究中,都应该事先对它进行光学校正。3.对耀斑的光谱观测我们利用SDO的EVE光谱数据和AIA成像数据对两个X级耀斑进行了研究。AIA不同波段的图像显示在耀斑后环的形成过程中,低温的环结构比高温环更晚出现,说明在耀斑后环中存在延迟性的冷却过程。基于AIA六个极紫外波段的温度反演方法让我们获得了耀斑后环中温度结构的演化情况,发现耀斑加热作用会使整个耀斑后环的快速升温,其中耀斑环顶部的加热尤其剧烈,温度最高可以超过10 MK。我们利用EVE的十二条极紫外谱线构建了耀斑的热力学谱,在时间—温度域中观察耀斑辐射强度的演化特征。我们发现典型的耀斑热力学特征主要包括三种辐射结构:一是温度高于1MK的高温日冕辐射,来自耀斑的加热效应,开始于耀斑的脉冲相;二是温度介于0.3-1 MK之间的过渡区上层辐射,来自于高温物质的冷却作用,主要在耀斑的衰减相形成,相比高温辐射存在时间延迟;三是温度低于0.3 MK的过渡区下层辐射,仅仅集中在耀斑刚爆发的很短时间内。在耀斑期间这些谱线的辐射增加量最多可以达到各自宁静期背景扰动水平的几倍至几十倍。类似于耀斑的热力学谱,我们利用EVE的十条极紫外谱线构建了耀斑等离子体的动力学谱,在时间—温度域中观察多普勒速度的演化特征。我们因此确认了耀斑中存在的三种等离子体运动模式:第一种是温度高于1 MK的色球蒸发运动,多普勒速度为100-200 kms-1;第二种是温度介于0.3-1 MK之间的冷却回落运动,多普勒速度约为130-170 kms-1;第三种是温度低于0.3MK的色球压缩运动,多普勒速度小于30 kms-1。色球层的蒸发和压缩在耀斑开始之后几乎同时发生,但是后者只出现在耀斑脉冲相的很短时间内,而发生在耀斑后环中的冷却物质回落运动主要出现在耀斑的衰减相,初始时刻相比于色球蒸发和压缩存在超过10分钟的时间延迟。我们认为这一时间延迟给出了蒸发的高温等离子体经历冷却过程的时间尺度。另外,我们通过谱线多普勒速度的产生温度、初始时刻和速度大小这三个指标区分了耀斑中的两种低温红移——耀斑后环中的冷却回落和足点处的色球压缩,这两者在耀斑的光谱研究中往往容易被混淆。我们也研究了高温蓝移和低温红移之间的反转温度,发现反转温度接近1 MK,这是宁静日冕下层或者过渡区上层的典型温度。
其他文献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人类可控核聚变能和平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典范,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面进入加工制造阶段。PF6磁体是ITER项目中负责调整等离子体位形,重量达350吨(含线圈支撑),线圈中心线直径Dc为8694 mm,截面径向尺寸为1564.1 mm,轴向尺寸为1111.2 mm,为ITERPF线圈截面尺寸最大,质量最重的一个线圈。2013年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竞标获胜,承担IT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挑战。氢能热值高并且没有副产物排放,不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任何污染,最具有实用潜力。最佳解决方案是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转换成电能后,以电解水制备氢的方式实现氢能转换与存储,同时,制备出的氧气在其它领域中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电解水反应过程明了,但是反应机理不是很明确,同时相匹配的电解设备中催化剂以及隔膜具有一定的制
学位
铋基负极材料因其较低的反应电位以及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这类材料具有体积应变大的缺点,在材料反复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反复的体积变化,造成电极粉化脱落和容量衰减。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通过维度设计策略,结合碳材料复合、电解液改性等策略来缓解电极材料体积效应并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实现了铋基材料在钠/钾离子电池中优秀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进一步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揭示了铋基负极材料在储钠
学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采用全固态结构,以其效率高、无污染、易组装等诸多特点在能源领域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较高的操作温度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带来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实现中低温化是SOFC的必然需求。质子导体基SOFC(H-SOFC)因为较低的质子迁移活化能成为中温化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H-SOFC的阴极多为氧离子、电子混合导体,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关系与电极的电化学反应
学位
大陆俯冲带深熔作用对于大陆地壳流变学性质、造山带发育以及地壳内部的化学分异具有重大的影响。对地壳岩石的深熔过程研究目前主要包括天然深熔岩石分析、实验岩石学和相平衡计算等方法。本学位论文利用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变质长英质岩石作为起始物质,使用活塞-圆筒装置模拟大陆俯冲带深部变质岩的脱水熔融过程,探讨了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的形成机制、部分熔融程度与熔体成分和温压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验产物中矿物的
学位
活动星系核(AGN)反馈是现代星系形成模型的标准组成部分。在黑洞-星系共同演化的大图像下,星系形成和演化中,AGN反馈对黑洞和星系生长的自调制可能起关键作用。但在观测上定量确定这种反馈的影响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围绕这些难题,本论文开展了四项工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这些问题。确定不同类型AGN的寄主星系的性质是我们理解AGN现象和统一不同类型AGN的关键。在第一项工作
学位
中学语文教材已历经百余年的变迁,在这漫长的变迁史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了一种价值反思范式。这种范式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默契”,它以教材属性和选文特征为具体价值表征,并延伸至教材体系建构的各个层面。新时代语文教材体系建设,知识性与科学性互证,典范性与创生性兼容,意识形态属性与时代性共生,一体化与多元化并行。在此背景下,教材的研究和建设既要观照历史书写进程中的“默契”,还要加强价值反思,重构价值选择,推动
期刊
纳米级的碳同素异形体材料揭示了碳原子的结构和排列对材料性质的显著影响。获得均匀且原子精确的纳米碳是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关键,也是纳米碳科学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采用自下而上的有机合成方法制备具有原子精度的纳米碳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并且能够实现纳米碳材料的结构-性质关系控制。弯曲纳米碳材料的研究,对探索π共轭与分子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基础研究、潜在应用与美学吸引的强有力组合。在众多
学位
超子辐射衰变是内部s夸克转变为d夸克的过程,其费曼图包含弱、电磁和强三种相互作用,是研究双夸克交换机制以及检验Hara定理的理想场所。基于运行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上的北京谱仪(BESⅢ)实验,作者通过100亿J/ψ数据开展了 Λ和∑+超子辐射衰变的研究。在Λ的辐射衰变研究中,采用了双标记策略进行事例选择,利用J/ψ → ΛΛ过程,单标Λ粒子通过Λ→πt+p过程重建,双标Λ粒子通过Λ
学位
台风是导致很多沿海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生成数量占全球总数36%以上的西北太平洋台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该海域台风系统的云-降水及其潜热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台风云降水发展演变规律的理解,从而为模式中台风成云致雨过程的模拟提供检验的观测依据,以提高模式对于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的准确率。本论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和全球降水测量卫星(GPM)搭载的测雨雷达观测数据集及其它多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