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通过对广西10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全方面了解广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广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目标的角度出发,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广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所调查的广西10所高校都已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且将测试成绩如实录入档案。有8所学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有85%的学生测试成绩在合格等级以上,76%的学生能运用起码两项体育技术,但只有11%的学生每天运动时间可以到达一小时,距离85%的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2调查显示,49.5%的学校成立了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31.2%的学校有详细的实施计划,44%的学校增加了对此项活动经费,只有22.9%的学校建立了保障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落实到处的组织,也仅有11%的学校将此项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有个别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不够注重,阳光体育运动的计划和方案形同虚设或压根没有制定。 3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特别突出的因素有学生自身锻炼意识、体育场地器材、学校体育锻炼氛围、领导重视程度、体育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和活动内容。 4比较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教师有48.7%,大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很有兴趣,但仅有29%的学生认为自己知道什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91.7%的体育教师和79%的学生赞成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5调查的10所高校中,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有4所,并且这些学校都组建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但是参与的群体主要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只有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开设少数民族传统;课内外活动内容多以绣球、板鞋、竹竿舞、高脚马为主。 6影响广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发展的因素:学生自身锻炼意识不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学校体育锻炼氛围不够浓烈、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体育经费投入过少和体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7国家政策的支持、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场地器材要求简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发展,既能促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开展,又可以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8广西民族大学把阳光体育运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开展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广西高校逐步推广。 通过影响因素得出以下对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增设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营造学校体育锻炼良好氛围、负责学校体育方面的领导增加重视程度、增强体育师资力量、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