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老年问题的研究通常基于老年人的生命需求,并以提高老年生命福祉为目的。但由于“年龄尴尬”等多种原因,老年人的生命需求和生活意义作为一种日常性构造,是难以被言说、意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问题的研究通常基于老年人的生命需求,并以提高老年生命福祉为目的。但由于“年龄尴尬”等多种原因,老年人的生命需求和生活意义作为一种日常性构造,是难以被言说、意识和发现的。而一些打破日常生活的“事件”,往往能凸显出这些隐形的存在。因此,本文在民俗学研究“日常生活”的转向下,借助其解释微观生活经验的优势,以日常生活中“事件如何日常化”为视角而展开。文章以笔者外公5年来二十余次与疾病抗争的真实记录为主要材料,以该过程中家属、医护人员、其它病友的言行等为参照和补充,试图从细微的生活经验中呈现老年人如何在技术世界中把作为事件的疾病纳入自己日常生活,即把疾病事件日常化的逻辑和路径,从而探索当生命品质发生无可逆转的退化时老年病患的生命支点和生活意义所在。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认知及行动两个方面论述老年病患个体应对疾病事件的策略和方式。第二部分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两个方面呈现疾病事件对家庭造成的破碎与凝聚、矛盾与理解等复杂而立体的关系网络。第三部分从社会层面分析影响老年病患疾病应对的结构和非结构性因素。本研究认为,老年人把疾病事件日常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年人把“生命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三个侧面:1、“知识”—“常识”的转换为老年病患提供了面对疾病事件的安全感;2、“体验”—“经验”的生提供了模式化的疾病应对策略;3、“经验”—“价值”的升华赋予了老年人以生命意义。这三个侧面,即稳定的安全感+模式化的行动策略+意义价值体验=事件的日常化,是老年人把疾病纳入日常的普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支撑老年人“活下来”以及“活下去”的生命支点与生活意义在于“过去的被知晓”、“活着的被需要”和“死后的被记住”,这三者合力构成了老年病患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行的逻辑起点。
其他文献
【目的】化疗是临床上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细胞毒性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它也会增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并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本课
目的:采用脑磁图技术,定量评估静息态下偏头痛患者大脑alpha震荡功能活动及有效连接。方法:本研究纳入43名偏头痛患者(17名慢性偏头痛,26名发作性偏头痛),在发作间期使用脑磁
可见光通信(VLC)是把信息加载到发光二极管(LED)上,利用人眼察觉不到的LED高频闪烁来传输信息,因此VLC可以同时提供照明和通信。对于水下VLC,水中存在大量的导电介质和溶解物
目的:基于心-脑同治,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脑泰方干预脑梗死的差异蛋白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从心-脑联系角度初步阐明中药脑泰方防治脑梗死的分子机制。方法:1、基于心-脑之间
近年来,由于谱方法在去噪、降维简化、内蕴特征提取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能力,因此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可视化、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等多个领域。谱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对三维图形的关联矩阵进行特征求解,并将所得到的特征值、特征向量投影到特征空间来进行分析或处理,其中所求得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流形调和基。本文研究了将网格模型从几何空间变换到频域空间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Laplace-
无线视觉传感器网络(WVSN,Wireless Visual Sensor Network)是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延伸,除了传统测量温度、湿度等标量的传感器节点之外,还广泛配置具有图像拍摄功能的视觉传感器节点。因此,WVSN将监测信息扩展到视觉层面,丰富了监测信息的内容。协作通信技术作为多天线技术的扩展,成为近年来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协作通信技术引入到无线视觉传感器网络中,形成虚拟的多天线环境,
计算机试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系统的研究。具有良好空间填充性质的试验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试验次数、保证模型稳健性。因此,具有空间填充性的设计对于获得高质量的计算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脸书,推特等,对社交网络的研究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为了衡量社交网络中子图的稠密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涉及高维连续序列观测的高维数据流经常出现在各行各业中,这给多变量的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 Control,SPC)带来了巨大挑战。高维数据
癌症作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人们对抗癌药物的研发从未停止。传统的抗癌药物开发具有成本高、耗时长、成功率低的特点,是一个从头开始的过程,包括新分子实体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