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桩极限阻力和极限位移的有限元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总结和阐述现有被动桩土压力理论、试验成果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室内土槽模型试验对被动桩的极限阻力和极限位移展开了初步的研究。 首先,总结了被动桩的研究现状及常见的工程问题,介绍了被动桩现有的各种土压力理论、试验成果和计算方法,总结了被动桩极限阻力的几种计算公式。论证了进行本文工作的必要性。 其次,应用平面应变有限元程序结合土体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分析被动桩极限阻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除了目前大家所熟悉的桩径D和土体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对桩的极限阻力有影响外,土体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υ对极限阻力也有影响,尤其是泊松比υ的影响在极限阻力计算时宜给予考虑。并根据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提出了可以考虑土体的泊松比υ及粘聚力c、内摩擦角φ、桩径D等因素的极限阻力计算公式F_u(z)=f(D,σ_h,c,φ,ν)。然后将本文提出的桩极限阻力计算公式和以往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验证本文公式的合理性。并讨论了“圆型截面桩”与“矩形截面桩”极限阻力计算公式的近似转换。 鉴于传统的土槽模型试验难以真实地反映实际应力水平下原型桩的性状,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对以往的土槽模型试验设备进行了改进,制做了一套新的设备。本文所建议的模型试验方法克服了以往土槽模型试验的缺点。然后通过土槽模型试验研究了被动桩的极限阻力,对本文所提出的桩极限阻力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 给出了被动桩极限位移X_u的定义,并通过分析得出,研究被动桩的极限位移X_u,对被动桩使用中的安全检测及被动桩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有限元法和模型试验,对被动桩的极限位移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极限位移的计算公式X_u(z)=f(D,σ_h,c,φ,E,ν)。然后通过模型试验对本文提出的极限位移公式进行了验证。并讨论了“圆型截面桩”与“矩形截面桩”极限位移计算公式的近似转换。最后,在本文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被动桩桩侧阻力分布型式的方法,与前人的经验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但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用RPC代替普通混凝土,应用于铁路拼装简支梁的受力性能。拼装梁有三种接缝方式:湿接缝、干接缝、环氧树脂接缝。两种预应力布置方式:体外配束与体内配束。
桩基础是目前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基础形式,随着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量兴建,近年来,我国各类桩基的设计、计算、施工和检测技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桩基础试验是检验建筑桩
简易吊桥属于柔性结构,本文结合"西藏简易吊桥设计及修建技术研究"项目.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简易吊桥的结构体系及构造的研究设计;针对不同跨径、不同矢跨比,运
本文从随机振动理论出发,在频域内直接求解网壳风振响应的统计值。根据推导步骤,编制了网壳风振频域法程序。考虑到网壳结构节点数目庞大,通过频域法直接考虑全部模态是不现实的
本文提出了在已经建成的盾构区间的基础上,结合新奥法(浅埋暗挖法)进行扩挖而形成渡线隧道的施工方案,以望探索一条地铁盾构法区间施工的新方法。  作者在分析国内外渡线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同时配置有受拉纵筋以及预应力筋,现阶段高强钢筋尚未在全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尚处在研究阶段的新鲜事物,受拉纵筋采用高强钢筋与预应力筋共同工作
本文在组合桁架常见的计算方法—基于桁架体系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组合梁体系的计算方法,对完全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弹性抗弯强度分析,提出基于组合梁计算体
虽然应力历史对土的压缩和固结性状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关于考虑应力历史的成层地基固结理论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双层饱和土地基一维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加载装置,对纵波垂直入射接触界面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首先对单一频率简谐纵波垂直入射接触界面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考虑上下介质相
本文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腐蚀耐久性进行研究。首先对混凝土的锈涨损伤进行了分析,考虑混凝土的非线性条件,提出了钢筋锈蚀膨胀对混凝土损伤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引进了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