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本质上来说,图书馆是一个信息传播机构。就图书馆导读工作来说,其主要过程和环节与传播学中传播模式的基本要素有很多相似与共通之处。因此,借鉴传播学的视角来梳理图书馆导读的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导读活动中的信息传播过程。所以,本文尝试切换视角,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网络导读工作,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网络导读研究中,以构建网络导读工作的理论体系并丰富其实践手段。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针对网络阅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文章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导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本文认为,目前对于网络导读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导读的涵义、原则、形式和措施等方面,尚未实现深入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介绍了导读的概念和原则并重新阐释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定义。接下来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导读,即:将导读的过程当作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将传播学中的5W模型应用到导读的分析中,并分别就传播活动过程中主要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渠道和反馈这五个要素在网络导读中的对应元素做具体分析。另外,介绍了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意见领袖理论,并简述了这些理论在网络导读研究中的应用。本文还专门研究了Web2.0环境下,网络导读工作的特点及其5W模式的转变。在第三章的内容中,本文首先定义了评价网络导读工作的若干指标,如:主页动态信息发布、新书导读、教授与学科馆员推荐、学科导航建设、数字资源使用指南、免费网络学术资源建设、RSS推送服务、读者互动等。在此基础上,抽样调查了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工作开展情况并给出了横向比较结果。而后就学科导航和Web 2.0应用这两个网络导读中最关键的指标进行了二次细分,并应用细化后的指标对所选择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横向比较和测评。而后,笔者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研究模板,截取了热门借阅、热门收藏、热门评价等几个指标进行数据量统计,并据此分析了其受众需求模式,从而得到读者需求特点。此外,本文还选取了豆瓣读书网站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导读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导读服务的借鉴。通过上述的案例分析,在第四章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模型,并详述了高校图书馆构建网络导读体系的方式、原则、建设策略和发展方向。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本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展望了网络导读研究的新方向。
其他文献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基层党建的重大课题。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中扮演着服务者、引导者和监督者、信息整合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等角色。目前,我国新社会组织党建存
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指标(FEV1、PEF)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的
依据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水平,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房地产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基于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作用力度与时滞效应。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补体C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间的关系。方法:选取SLE患者101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缓解组(n=73)和活动组(n
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老年人数量的剧增,老年人问题已经凸显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情况下,更是成为当前我国
目前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其中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光栅图像的矢量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相应的算法业已成熟,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相当多的图像矢量化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环境遭到破坏,文化遗产流失等。山水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加强对山水城市绿
新改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收入了大量的真正具有真、善、美特质的美丽篇章,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在旧的教学思想和框架下浸淫多年,已经完全被旧的那一套所规训,所建构,完全丧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草根自由创作的平台工具,在此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脉搏,建设用户中心的服务模式,运用web2.0技术构建社区已经是数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知识需求的日益强烈,知识服务正朝着数字化、共享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个性化等方面发展。语义Web技术为知识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