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世俗生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之际,欧洲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布天主教。为了完成传教目的,他们长期定居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传教、病老、死亡。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开始,传教士们就面临着诸多生存问题。语言,是他们遭遇的首个障碍。其困难之巨大,几乎令每一位来到中国的传教士都拥有一段学习汉语的痛苦记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注意汉语官话与地方方言之间的差异性,还有一些传教士为了服务于清廷而专门学习满语。经济方面,教会、宗主国、教廷提供给传教士的经费十分有限,不仅数量不均衡,而且发放没有保障。一些传教士由于长时间无法收到传教经费而生活窘迫,影响到传教工作的开展。中国人对外来宗教的抵制,令传教士不得不在其宗教初衷之上披一件世俗的外衣,以世俗身份淡化其宗教目的。他们以儒生、医生、机械师、画师等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而这些世俗身份又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关涉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宫廷中为皇帝服务的传教士,世俗的职务为他们增加了不菲的收入,也加大了传教士之间贫富的差距。而共同的传教目的,使传教士组织尽力协调传教士之间的收入差距。一方面,一些位高禄厚的传教士资助其他相对贫困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传教士死后,他的财产归为所在教会,或赠给其他传教士。通过这些途径,钱财在传教士之间流动。自利玛窦的“适应政策”和“上层路线”令晚明的传教活动取得成功以来,传教士多遵循“利玛窦规矩”入乡随俗,结交上层人士,建立世俗人际关系网,从而推进其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他们相互协助,共同维系欧洲人在中国生存的一席之地。在异国他乡生存的艰难,使他们结成了历经生死的,甚至超越派系的珍贵友谊。从晚明到清初,传教士的结交重点从文人士大夫转移到满清贵族官僚。为维护宗教,传教士不断应付世俗关系,在历史的际遇及演变下,传教士的群体地位逐渐下降,他们的群体心理渐显卑微化。然而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世俗关系网最终未能保护其宗教,雍正皇帝继位后的全面禁教及驱逐传教士的命令,使明清之际天主教在中国的征程以失败告终。目前,通过传教士对传教史、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把传教士群体本身作为对象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试以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的世俗生活为研究视角,以传教士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和人际交往中的“动态”为考察基调,运用比较语言学、社会心理学、比较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传教士的语言学习、世俗身份、物质生活、世俗交往和群体心理等方面,阐述这一外来功能性群体在中国的生存状况,进而探讨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
其他文献
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消费取向的转变,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全球化进程更使文化产业成为城市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强劲助推器。步入新世纪以来,在
桥梁工程作为我国的主要建设工程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桥梁工程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桥梁工程在混凝土检测中应根据当前工程的具体情况
目的: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是天麻的共生真菌,其发酵产物具镇静、抗惊厥、增强耐缺氧能力及机体免疫功能等天麻类似的药理活性,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蜜环菌资源,本文对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且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植物蛋白,由于其价格低廉,不含胆固醇而成为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和工业原料。大豆分离蛋白以其独特的功能特性改善了食品的加
石油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和化工品原材料来源,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要性,石油挑起过许多的战事和是非。纵观近几十年的
政府介入多、资产质量差、资本化程度低的中国银行业,从二十世纪80年代起步开始进行改革。2003年,四大国有银行开始了股份制改造。中国银行业改革主要建立在四个支柱上:一是通
桥梁是为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公路桥梁中的大桥、特大桥,为跨越江河、相交道路等障碍物,其主跨(桥)跨径一般较大,且结构形式复杂多变。但同时,为保证桥下通车(航)净
基于火灾烈度理论,采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了石膏板受热痕迹的预测模型,与FDS源代码相耦合,实现了重现石膏板受热痕迹的功能。进行了较为接近真实火灾的火灾场景实验,记录火灾发展的
介绍了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光纤不锈钢管焊接生产线电控系统,其对传统PLC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和提高,通过PROFIBUS总线将分散的PLC和变频器等现场设备连接成一体,组成
铅同位素比值作为探索青铜器产地和矿料来源的指示剂而被广泛采用,为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仿古范铸实验.测试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出土古铜锭含铅量大多在1%以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