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技术可以被直接地应用到视频监控、安全驾驶、人机交互和互动娱乐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因而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标检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目标的变化幅度可能较大和易受到光线、遮挡等影响,导致目标检测技术在较为复杂场景上的表现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目前较好的算法的检测准确性依然较低,检测速度依然较慢,离实际应用有着明显的差距。此外,在目标检测中如何平衡准确性和实时性仍然是个很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可变形部件模型(Deformable Part Model,以下简称为DPM)最近几年在通用目标检测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个检测算法通过描述各个部件和部件间的位置关系来表示目标,在处理目标遮挡和类内变化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在学习和研究DPM目标检测算法时,发现DPM目标检测算法虽然有着较高的检测精度,却是以较大的计算量为代价,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发展。论文主要针对DPM检测速度慢的问题进行研究改进,提出由粗到精的检测思想和快速搭建特征金字塔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特征金字塔进行分层检测。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全面细致地讲解了基于DPM的目标检测理论和实现细节。第二、将感兴趣区域提取与DPM目标检测算法相结合,形成由粗到细的目标检测方法,对图片进行预处理,获得适用于DPM的建议窗口,能够大大提高检测速度。第三、针对HOG特征单一的问题,提出多特征互补融合方法来对目标进行检测,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使用近似值计算方法快速搭建特征金字塔,大大降低了计算特征梯度所带来的计算量负担。第四、在针对滤波器响应方面,提出分层检测算法,利用根模型的特点,快速找出存在潜在目标的特征层,然后再使用部件模型进行匹配,来检测是否存在目标,这样能够避免对每层使用根模型和部件模型进行匹配而带来的计算负担。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目标检测任务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检测速度慢和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算法。实验表明,本文有效提升了基于DPM的目标检测的效果,并且在保持良好检测准确性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检测速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伴随物联网的迅速发展,物联网设备产生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响应已成为物联网平台的重要问题。已有的基于规则的处理方案对规则定义
本论文主要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认知无线电系统通过检测频谱是否已经被占用,将检测到的空闲频谱进行再分配,用于认知用户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以此来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群体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具有分布性强、鲁棒性高和非直接通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蓬勃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物品存储、紧急救助、交通管理、个性化信息处理等领域展现出其强大的应用价值,极大地便利了人
集装箱水路运输作为一种运输量大、货物类型限制小、综合成本低廉的运输手段,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快速增长的集装箱吞吐需求在给港口创造巨大商业效益的同时也给港
从大量历史数据中挖掘出有用信息的可能性很久之前就被人们意识到了。然而应用场景往往产生大量数据,如果先把这些数据存储下来再进行分析,将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在对实
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安全需求的不断增长,无线传感器网络源节点的位置隐私问题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基于随机路径和地理位置路由的安全方案。然而现有的基于随
在当前移动通信迅捷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智能手机、无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无线视频传输的需求越来越高,也更希望能够随时观看质量更好的视频,也因此人们对于无线视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的出现为网络的灵活管理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也为网络路由算法的创新提供新的契机。随着SDN在实际大型网络拓扑以及广域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探测设备进入人们的视野,有些传感器能监测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有些传感器能探测到远距离移动的目标,也有些传感器能实时的看到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