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和混杂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出现了,如在《伊索寓言》里,动物形象作为人的隐喻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象征着人类的某些特征,例如狐狸代表作人性的贪婪与狡诈,蛇代表人性的邪恶与残酷等。到了小说兴起的十八世纪早期,动物失去了寓意式的象征意义,作为与人类不同的物种真实地进入了文学作品中,如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鲁滨逊漂流记》(1719)和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的《格列佛游记》(1726)都提到了很多动物形象,这两部小说里动物真实地参与到了主人公的生活中。《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都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在海外的奇遇,而研究者们在分析两部作品时,通常集中分析其荒岛文学的共同特征,或是两部作品呈现的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差别,往往忽略了两部小说中的动物形象。本文通过分析《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中的动物与人的关系,深入探讨笛福和斯威夫特对动物地位的看法,以及作品中动物对于人的意义。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两部作品,接着对前人关于这西小说的评论进行简要的文献综述,然后介绍论文的理论视角,最后指出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动物在两部作品中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和工具为主人公所用,指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笛福和斯威夫特把动物当作无生命无情感的存在,动物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求。第二章介绍了两部作品中动物作为人类的竞争者形象出现,人类既用暴力手段对付动物,也主人公用和平手段对付动。笛福和斯威夫特把动物视为人类的竞争者并以此来树立鲁滨逊和格列佛的权威,揭示了两位作者在把动物作为竞争者时透露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第三章介绍了两部作品中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混杂性。从动物的拟人化和人类的动物化这两个部分,讨论了动物和人类的相似性,指出在机械唯物论的影响下,笛福和斯威夫特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指出笛福和斯威夫特都受到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在小说里的动物与人的关系中,动物都是隶属于人的,但是在机械唯物论的影响下,人类和动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人和动物的关系又存在一定的混杂性。
其他文献
打开电脑装上QQ,嫦娥是我的昵称。QQ里这么多人,我和谁聊天呢?“abhdnhlanco”好长的名字,我才不理你呢;“黄鼠狼”?我讨厌黄鼠狼:“痞子王”?俗!“八戒”这个名字好哇,嫦娥当然要有八
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吸水性能好、保水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林园艺、生理卫生等行业。本文以糊化态木薯淀粉,丙烯
回国两年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的名字一直和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连在一起,自从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李玲一直专注于卫生经济学领域。 但李玲觉
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目标、程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要理顺院系与实验室的关系及实验内容建设与实验室建
城市化地区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发内容划分的区域,主要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是未来集聚人口和经济的中心。西部城市化包括以下10个区域,分别为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社区发展快速高效进行,中国城市的群落构成从胡同、大院、里弄、新村等形态演变成了各种“商品房住宅小区”,以至于邻里间缺乏交流,关系愈显疏离,因此为了打破邻里交往间的壁垒,满足人们和谐邻里关系的情感需求,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搭建邻里沟通交往的平台,增强邻里互动交往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社区邻里关系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判断,
【内容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受理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死刑复核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查了全部卷宗材料,提讯了被告人。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吴英死刑,将案件发回浙江
报纸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教学改革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都有深远意义。案例式、分组讨论体验式、任务驱动式、项目驱动式、分专业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