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孢菌素高产突变株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CH21-20发酵条件优化及比较转录组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孢菌素(oosporein)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二联苯醌类化合物;为提高卵孢菌素高产突变株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CH21-20发酵产卵孢菌素的产量,并了解高产突变株CH21-20与出发菌株CH21间发酵代谢的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对卵孢菌素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了高产突变株CH21-20与出发菌株CH21间发酵产卵孢菌素的基因表达差异情况。文章共由2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卵孢菌素高产突变株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CH21-20发酵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CH21-20为本实验室通过遗传改良获得的卵孢菌素高产菌株。本研究对该菌株斜面生孢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获得适合该菌株的斜面生孢培养基成分为:土豆浸出汁200.0g/L,葡萄糖20.0g/L,琼脂20.0g/L,羧甲基纤维素钠1.5g/L。利用该斜面生孢培养基培养角毛壳菌CH21-20,孢子成熟时间由28天缩短至17天;在4℃储存条件下,从第0天至第14天,孢子萌发率由52.6%增加至78.3%,之后处于下降趋势,至第60天时,孢子萌发率维持在36.9%左右。  对角毛壳菌CH21-20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发酵条件为:转种量(体积分数)3%、初始发酵pH7.0、装液量为6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温度24℃。培养基碳、氮源、无机盐筛选结果表明:15.0g/L蔗糖、5.0g/L蛋白粉及0.5g/L氯化钠能显著提高卵孢菌素产量。以卵孢菌素为响应值,对蔗糖、蛋白粉、氯化钠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研究;通过方差分析显著性及求解回归方程得到蔗糖、蛋白粉及氯化钠的最佳配比分别为:15.63g/L、5.22g/L、0.53g/L,预测在此发酵条件下卵孢菌素最高产量可达2547.41μg/mL,实验验证得到卵孢菌素产量为2478.56μg/mL,与预测值接近;发酵条件优化后,卵孢菌素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56.11%。  第二部分:比较转录组学分析高产突变株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CH21-20与出发菌株CH21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研究了高产突变株CH21-20及出发菌株CH21在相同发酵培养条件下各自的生长规律及卵孢菌素合成代谢规律,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发酵培养过程中菌株不同生长阶段的7个时间点共42个样本,提取Total-RNA后进行全转录组测序。  对高产突变株CH21-20及出发菌株CH21全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学初步分析。结果发现:碳、氮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在高产突变株CH21-20与出发菌株CH21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个发酵过程中,淀粉及蔗糖代谢途径中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及内切葡聚糖酶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在高产突变株CH21-20中明显上调;在发酵前54h,6-磷酸果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烯醇酶、己糖激酶及丙酮酸激酶等参与糖酵解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在高产突变株CH21-20中较出发菌株CH21中明显上调,发酵54h之后,则明显下调。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影响葡萄糖-6-磷酸在该反应中的代谢方向,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在高产突变株CH21-20中明显下调。以上结果说明高产突变株CH21-20与出发菌株CH21对碳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氮调控蛋白基因(AreA)及氮同源转录因子基因(NirA)调节不同氮源条件下与氮源利用相关基因的表达,是氮代谢模型中重要的基因。亚硝酸盐/硝酸盐转运子属于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参与将胞外氮转运至胞内过程。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这三个基因在高产突变株CH21-20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出发菌株CH21中的表达,说明高产突变株CH21-20对氮源的代谢不同于出发菌株CH21。  本研究对于卵孢菌素高产突变株和出发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与碳氮源代谢利用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期进一步深入分析卵孢菌素合成机理及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受人类严重干扰,植物种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植物种类构成及分布格局的研究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城市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发于中老年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造成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原因。AD的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主要的病理
高频电子镇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节能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国际上出现了用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SPIC)作荧光灯镇流器的产品,例如IR 公司的IR215X 系列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根据陈星弼教授所提出的优化横向变掺杂技术[US-PATENT 5,726,469],设计耐压大于450V,电流大于0.5A 的新型的与CMOS 兼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给社会造成的负担与日俱增,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方法。鉴于该病不可逆转的特点,从疾病的起因上探索AD的发病机制,寻找
为了解决从客户网到骨干网之间的接入,即“最后一英里(1ast-mile)”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的IEEE802.16BWA系列
本文对转il-4基因番茄的T6、T7代及杂交F2代植株分别进行了出苗率的统计、提取转基因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PCR-southern、选取部分PCR检测阳性的植株进行ELISA检测及Wester
采用圆形槽波导来实现毫米波脉冲IMPATT振荡器,可以充分发挥圆形槽波导大尺寸、低损耗、大功率容量、主模频带宽等优良特性,从而满足不同毫米波系统的需求。在毫米波IMPATT脉冲
脊椎动物的血液发育分为早期的初级造血(primitive hematopoiesis)和后期的次级造血(definitive hematopoiesis)。初级造血只作为胚胎期少数血细胞类型的短暂来源,而次级造血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长距离读写、较高读取速率、较大信息存储空间、较低成本、非视距读写、可工作于恶劣环
目前,数字电路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已趋于完善,然而,模拟电路的EDA技术远未成熟。国际研究表明,后者的发展有赖于计算机符号仿真技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前的符号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