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社会和企业来说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的进步。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变革带来的是更加激烈与残酷的竞争,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技术变化而不被变化所淹没。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是获取长远发展的关键,而员工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重要因素,是承接整体创新的最小单元,同时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但是员工创新是一种耗时耗力的主动行为,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使得员工并非都愿意主动投身于创新活动中。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带来通讯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纷繁复杂的信息扰乱人心,个体很难从千头万绪的思路中找准关键点进行创新。因此,企业应当如何才能打破各种局限激励员工采取创新行为?
正念是个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强调个体关注当下并接纳。正念能够对个体的意识进行训练与管理,已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且渐渐将正念训练引入到实践当中。工作场所正念是指个体在工作情境下,“吾日三省吾身”,不断觉知内外部环境与自身体验,保持清醒自知。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工作场所正念增强了个体对直接刺激和内外部情感的感知,增强其认知灵活性,使其能够准确抓住问题的核心,萌生创新性观点产生创新行为;同时,个体对自己所具备能力的自我感知与评估会对其行为选择与输出产生较为深刻的作用,这种感知会关系到其会否采取行为,而距离员工的创新行为最近的认知变量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身的创新效能感知;个体的行为结果会因为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认知与环境交织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输出也会有所变化,组织创新氛围反映了组织对于创新的态度,是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的客观背景条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正念能够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还未明晰,具体作用路径也未得到充分发掘。因此,深入探讨工作场所正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传导路径能为促进个体创新和企业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基于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沿着“意识状态-认知状态-行为结果”的路径,并结合情境因素,构建了工作场所正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及边界因素。根据调查获取的305份问卷,利用SPSS23.0和Mplus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工作场所正念、创新自我效能感、组织创新氛围、员工创新行为四个变量之间的正相关性;对于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主要采取了利用SPSS进行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其是否成立。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工作场所正念显著促进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提升,且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员工的创新行为;第二,工作场所正念能够对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知产生影响,而这种作用会进一步地影响其是否采取创新行为及是否会坚持创新;第三,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的作用过程中,组织创新氛围能对此作用机制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本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践启示。在理论意义方面,首先,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究了工作场所正念通过何种机制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对工作场所正念的结果变量进行了拓展,也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的前因研究。其次,本文将员工个体视为“体验者”,从个体意识管理出发,探究其对员工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验证了工作场所正念在中国企业情境下的适用性,为后续工作场所正念相关研究打下基础。在实践启示方面,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从企业层面及员工个体两个维度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落地性的对策与建议。一方面,企业层面,将正念引入工作场所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精神状态和专注力;将创新自我效能感应用于企业的招聘与培训阶段,发掘具备高效能感的员工,同时通过培训促进员工提升对自身效能感的评价;构建强调创新的组织氛围,打造开放、宽松的组织情境,为员工创新行为提供环境与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员工层面,构建正确的正念认知,刻意训练形成正念习惯,培养积极认知,激发创新潜能。
正念是个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强调个体关注当下并接纳。正念能够对个体的意识进行训练与管理,已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且渐渐将正念训练引入到实践当中。工作场所正念是指个体在工作情境下,“吾日三省吾身”,不断觉知内外部环境与自身体验,保持清醒自知。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工作场所正念增强了个体对直接刺激和内外部情感的感知,增强其认知灵活性,使其能够准确抓住问题的核心,萌生创新性观点产生创新行为;同时,个体对自己所具备能力的自我感知与评估会对其行为选择与输出产生较为深刻的作用,这种感知会关系到其会否采取行为,而距离员工的创新行为最近的认知变量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身的创新效能感知;个体的行为结果会因为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认知与环境交织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输出也会有所变化,组织创新氛围反映了组织对于创新的态度,是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的客观背景条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正念能够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还未明晰,具体作用路径也未得到充分发掘。因此,深入探讨工作场所正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传导路径能为促进个体创新和企业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基于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沿着“意识状态-认知状态-行为结果”的路径,并结合情境因素,构建了工作场所正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及边界因素。根据调查获取的305份问卷,利用SPSS23.0和Mplus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工作场所正念、创新自我效能感、组织创新氛围、员工创新行为四个变量之间的正相关性;对于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主要采取了利用SPSS进行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其是否成立。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工作场所正念显著促进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提升,且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员工的创新行为;第二,工作场所正念能够对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知产生影响,而这种作用会进一步地影响其是否采取创新行为及是否会坚持创新;第三,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的作用过程中,组织创新氛围能对此作用机制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本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践启示。在理论意义方面,首先,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究了工作场所正念通过何种机制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对工作场所正念的结果变量进行了拓展,也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的前因研究。其次,本文将员工个体视为“体验者”,从个体意识管理出发,探究其对员工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验证了工作场所正念在中国企业情境下的适用性,为后续工作场所正念相关研究打下基础。在实践启示方面,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从企业层面及员工个体两个维度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落地性的对策与建议。一方面,企业层面,将正念引入工作场所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精神状态和专注力;将创新自我效能感应用于企业的招聘与培训阶段,发掘具备高效能感的员工,同时通过培训促进员工提升对自身效能感的评价;构建强调创新的组织氛围,打造开放、宽松的组织情境,为员工创新行为提供环境与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员工层面,构建正确的正念认知,刻意训练形成正念习惯,培养积极认知,激发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