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某印染工业园废水O3-混凝强化前处理及O3-SBBR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印染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印染废水,如处理不当排放到水体中将对水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印染废水具有毒性大、色度高、pH高、水温高、盐度高、生化性较差等特点,属于难处理废水。印染废水组成复杂,含有以杂环化合物或者芳香烃为主的带极性基团(如:-SO3Na、-NH2)和显色基团(如:-N=N-、-N=O)的染料,还含有印染助剂,如膨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印染工业园废水水质更加复杂,传统混凝处理效能较低,需要强化物化前处理以保障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性。此外,中水处理产生的浓水将导致生化尾水中残留的毒害性物质及总氮难以稳定达标,因此需要增设深度处理,亟需开发经济适用的深度处理技术。本研究以佛山某印染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为例,在诊断和评估其现有废水混凝前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子系统的基础上,开展特征污染物源解析和复合污染特征研究,提出了O3-混凝联合工艺强化混凝前处理和臭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O3-SBBR)反硝化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化尾水,开展影响因素、运行条件、降解效能和表观动力学等工艺研究和基于工艺参数的联合工艺优化;深入开展了工艺机理研究,包括O3-混凝作用的主要对象及物质转化与去除,以及O3-SBBR反硝化处理过程的物质转化,获得生物膜的形态特征与微生物群落演化信息,阐明了O3-混凝促进作用机理和O3-SBBR反硝化工艺机理。搭建了O3-混凝联合工艺和O3-SBBR反硝化联合工艺中试反应器,验证了联合工艺的可行性,评价了联合工艺的经济性。得到主要的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印染废水混合后物理性和化学性指标都产生了复合污染效应。采用混凝前处理系统,对常规指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苯胺处理后不降反升,其药剂费用为0.35~0.45元/m~3,经济性较好。生化处理系统的化学需氧量(COD)、色度、氨氮和总氮(TN)出水浓度分别为78.2 mg/L、136.0倍、1.4 mg/L和6.6 mg/L,运行电费为0.30~0.36元/m~3,经济性较好。生化处理系统存在丝状菌污泥膨胀、出水TN波动较大和出水色度不能稳定达标等问题。深度处理系统对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0.5%、88.2%和50.0%,但存在脱氮效果差和处理后聚乙烯醇(PVA)含量较高等问题,药剂费与电费为0.65~1.00元/m~3,经济性适中。2、适宜条件下O3-混凝联合工艺对色度、SS、COD、总磷、总硬度、苯胺、硫化物、镁、钙、锑和硅的去除率分别为83.2%、93.4%、30.1%、74.6%、27.9%、77.2%、66.4%、20.2%、29.4%、25.0%和44.8%。酶活性抑制率由调节池原水的83.4%降低到O3-混凝后的6.6%。O3氧化印染废水苯胺符合拟一级模型拟合动力学,得到的最大速率常数为0.0110 min-1(在pH 7.0,O3浓度24.0 mg/L和O3投加量250 mg/L时)。3、O3氧化印染废水苯胺是直接O3氧化为主与羟基自由基反应为辅的作用过程。苯胺可能的降解途径是通过O3氧化苯胺生成对苯醌等中间体,再被羟基自由基脱氨基和裂解苯环,生成戊二酸或L-焦谷氨酸直至矿化。O3氧化可降低印染废水的Zeta电位绝对值、粘度、COD和UV254,从而降低废水中胶体稳定性、破坏有机涂层、降低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来促进混凝。4、适宜条件下O3-SBBR反硝化联合工艺对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PVA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别为67.3%、58.3%、71.0%、83.3%、40.3%和90.41%。外加碳源全部被利用外,印染生化尾水中的部分有机物被O3氧化后也可被用作碳源进行生物脱氮。O3氧化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低印染生化尾水的毒性。O3氧化印染生化尾水有机氮符合拟一级模型拟合动力学,得到的最大速率常数为0.01035min-1(在pH8.5,O3浓度35.0 mg/L和O3投加量100 mg/L时)。印染生化尾水SBBR反硝化符合拟一级模型拟合动力学,适宜条件下SBBR反硝化组的氨氮和总氮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对照组的5.5倍和2.5倍,微生物对氨氮和总氮的降解速率有显著影响。5、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SBBR反应器中,陶厄氏菌(Thauera)是属水平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种之一。相对丰度百分比最高的5个门水平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厚壁菌(Firmicutes)和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6、在适宜条件下以直接O3氧化为主结合羟基自由基反应作用于印染生化尾水,将废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硝酸盐氮,同时利用O3氧化产物作为后续脱氮的碳源,SBBR反应器中氨单加氧酶编码基因amo A和反硝化功能酶编码基因(narG、napA、nirS、nirK、norB和nosZ)的丰度显著提高,加速了生物膜中基于溶解氧梯度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7、O3-混凝联合工艺前处理中试对色度、SS、COD、钙、总磷、总氮、硫化物、硅和锑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0.7%、92.8%、47.8%、32.9%、75.4%、17.9%、84.3%、53.8%和38.3%。苯胺反而升高了29.6%,可能是苯胺的氧化去除对O3浓度有很强的依赖性。原水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制率79.0%降低到出水的30.5%。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8、O3-SBBR反硝化联合工艺深度处理中试对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PVA和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9.2%、53.6%、69.1%、66.7%、38.2%和97.1%,且出水可以满足目标值TN≤2.5mg/L的要求。处理前后的COD分别为20.7mg/L和22.5mg/L,外加碳源基本被用于生物脱氮。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本研究成果可为印染工业园废水工艺选择、运行策略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可为O3-混凝联合工艺前处理与O3-SBBR联合工艺反硝化深度处理联合工艺规模化处理印染工业园废水的应用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为满足武器系统控制精确和打击猛烈的要求,对武器型号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新一代高能量含能材料的要求同样极为迫切。在固体推进剂等典型含能材料的生产制备过程中,混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影响固体推进剂分散均匀性的关键工序,且直接决定了导弹武器的性能及质量控制水平;同时,混合工序也是危险性最高和发生事故频次最多的工序;此外,混合还是制约固体推进剂生产效
学位
全聚合物太阳电池(all-PSCs)凭借出色的器件稳定性、机械柔韧性等优点,备受研究者青睐。发展至今,器件效率逐年稳步提升,目前已超过17%。然而与聚合物给体相比,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受体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开发设计新型聚合物受体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探究不同的分子设计手段对聚合物光电性能的影响,对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未来开发新型高性能聚合物受体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具体的研究内容分别
学位
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当发生严重事故时,大量放射性物质会被释放到大气中,对公众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针对核电站严重事故,为了减轻核事故后果、保障公众安全,需要分析放射性核素在大气环境中的扩散迁移过程,以评估事故造成的放射性影响,进而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防护行动。在目前的严重事故应急响应研究中,对事故周围气象风场的预测和放射性核素的大气扩散模拟多采用离线方式进行耦合,耗费时间成本较高,无法对严重事
学位
随着移动通信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频段、制式被引入并采用,系统对各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线是无线信号的出入口,尤其面临着小型化、多频段、共口径等方面的需求。在基站天线的小型化和共口径方面,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随着天线尺寸要求的进一步缩小,各频段的电磁耦合剧增,频段间干扰严重,辐射方向图畸变,交叉极化鉴别率恶化,增益降低,遇到了技术瓶颈。本课题将研究小型化多频共口径
学位
全监督学习研究通常是在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前提下开展。得益于近年来各应用领域大规模数据集构建,以深度学习为研究理论的神经网络模型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计算等领域显著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中,以图像识别为代表的若干计算机视觉任务,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在众多公开数据集上均获得了传统算法无法企及的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真实测试数据(目标领域)
学位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多种异质能源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渗透,互联电网中功率扰动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随之增强,加剧了系统自身频率调节与平衡的压力。此外,由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引入、电网运营商之间的博弈和不同频率控制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中的不同模块、不同目标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问题变得更复杂
学位
GIS/GIL绝缘子是GIS/GIL的重要部件,起着机械支撑、电气绝缘、隔离气室等作用。由于制造工艺把控不好、运输过程防护不足或安装不规范等原因,绝缘子内部可能会存在应力集中或缺陷,若没被及时发现而投入运行,会造成绝缘子状态异常,严重情况下诱发击穿放电、炸裂等现象,直接威胁GIS/GIL安全稳定运行。目前,GIS/GIL绝缘子应力检测缺乏相关技术手段,缺陷检测可靠性不高,缺陷的产生、扩展与应力关联
学位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快速渗透使得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系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在未来数十年低碳技术将成为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能互补利用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电动汽车技术、市场化交易机制、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系统向着更加复杂也更难预测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复杂电力能源系
学位
氮氧化物(NOx)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和低空臭氧污染的重要前体物。柴油车(特别是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是大气NOx的主要来源之一。基于小孔铜菱沸石分子筛催化剂Cu-CHA(包括Cu-SSZ-13和Cu-SAPO-34)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是实现NOx减排的关键技术。但Cu-CHA低温(200℃以下)活性不足,导致NH3-SCR技术难以有效净化冷启动、怠速等工况所排放低温尾气中
学位
1,2-二氯乙烷(1,2-DCA)是化工类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较为常见的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s),具有低溶解性、高密度、弱迁移性、难降解的特性,其密度大于水,进入地下水环境后易被截留在多孔介质中或滞留在含水层底部,形成持久污染源。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大且去除难度较高,在地下水修复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ISCO)用于化工污染场地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