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和“一向”的句法语义分析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意象和意象图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扫描方式的不同出发,比较分析了时间副词“一直”和“一向”在句法和语义特征上的种种差异。具体来说,本文认为“一向”属于总括扫描的方式,“一直”属于次第扫描的方式,基于认知方式的不同,二者在语义和句法特征上表现出相应的差别:   (1)从语义特征上看,“一向”在时态上表达过去时,在时量长短上指示长时的时间成分,和谓词结构组合表达静态事件。“一直”可以表达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时,在时间轴上可以指示长时的或是短时的时间成分,可以表达静态事件也可以表达动态事件。   (2)从句法特征上看,“一向”表现出非过程时状的特征,“一直”表现出过程时状或是非过程时状的特征。与静态动词搭配时,“一向+VP”和“一直+VP”都表示某种状态或是动作行为在过去长时间的持续,所在的句子属于现实句。与动态动词Vc3搭配时,“一向+VP”表示动作行为经常性地重复发生,所在的句子属于非现实句,表达一种惯常行为。“一直2+VP”所在的句子表示某种行为的持续,属于现实句。此外,“一直1+Vc4/Vc5”表示指涉非现实状况的惯常行为;“一直2+Vc4/Vc5”表示的是指涉现实状况的动作行为的持续。   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中“一向”所在的小句多作为一种断言的小句出现,多是复句中的表述重点所在。而“一直”句多作为一种先行的小句出现,多陈述描写事件的发展,不是复句的表述重点所在。   在同一个谓语结构中,“一向”不能跟时体标记“着、了、过”共现,只能通过修饰“没(有)V过”结构跟“过”共现。“一直”只能跟“着”共现,不能跟“了、过”共现,但是可以通过修饰时段成分和“了”共现,修饰“没(有)V过”结构跟“过”共现。“一向”不能跟准时态助词“起来”、“下去”共现。“一直”可以带“下去”,不能带“起来”,但可以通过否定的形式跟“起来”共现。其中,和“一直”共现的“着”主要是在Vc2、Vc3和Vc4之后;和“一直”共现的“了”主要是在Vc3和Vc4之后;和“一直”共现的“下去”主要在Vc1、Vc2、Vc3、Vc4、Vc5中的部分动词后。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以现代中国的审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重新界定文艺美学的生态研究方法论基础,以“生活论”而非“存在论”的文化生态境况考察为基本问题意识,重点辨析现代中国
以东北电网拟建的500kV伊敏-冯屯交流输电系统所需可控串联电容装置(TCSC)为研究目标,建立了相应的动态模拟装置.并利用负序电流激振法测量动模发电机组的自然谐振频率.在此
利用补偿算法处理PQ解耦潮流中的线路开断问题,获得了很大成功.原则上,补偿算法也能适用于牛顿潮流解,但其具体实施方法迄今未见报导.文章提出了将补偿法用于线路开断下NR潮
本文对苏轼的题画诗及其它题画作品作全面分析,配合他其他绘画和一般文艺理论的研究,理顺他从前期稍为偏重以绘画技巧的画论,续渐演变到後期以个人修养爲主的“士入画”论的演化
本文以《老舍文集》为封闭式语料库,研究典型的吃类动词“吃”与“喝”。   第一章我们在统计的基础上,拟对《老舍全集》中典型的吃类动词作一个穷尽性的搜集,根据语义特
《元代诗僧研究》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包括综述和大背景。第一章综述说明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本论题正处于不断升温的过程,文章和专着越来越多,鉴于一般仅就某一派诗僧、某一位诗
传统的儒家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其中很多关于个人修养的思想观点和方法,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赋予新的含义,对今天干部廉政道德修养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媒体时代,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摆在每个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受众面最广、与各地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党报,任务
文章针对远距离、重载、跨区间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及传输容量问题,提出了串联补偿方案,并围绕采用串联补偿技术所应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以远距输电系统为例进行了讨论.文中还
本文以海德格尔诗意之思为主题展开多维阐释,源于对我们时代问题的焦虑与醒悟。以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句为切入点,海德格尔为我们的时代把脉,揭示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