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理论视野下的高校管理干部腐败治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管理干部腐败严重威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缺乏对其进行专门而深入的学术研究。而从寻租理论的视角对高校管理干部腐败进行的探讨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本文试图引入寻租理论对高校管理干部腐败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提供治理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有效途径。首先,分析腐败的概念、特征、类型与表现,并对寻租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寻租理论诠释高校管理干部腐败,将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界定为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高等学校公职人员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并提出高校管理干部腐败是权力寻租性腐败,其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特征表现为:腐败主体一般具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双重权力主体身份、腐败主体对公共权力的自主支配度较大以及腐败具有影响范围的一定性与影响程度的深远性。在高校管理干部的权力寻租性腐败中,高校管理干部通过创租与抽租两种形式来获取租金。其次,分析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表现与成因。从高校管理干部的显性腐败与隐性腐败两个方面阐述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表现;以寻租理论为依托,从外部现实基础和内部制度根源两个维度分析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成因。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外部现实基础是当前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的错位形成了大量租金,以及当前社会道德沦丧的大环境强化了高校管理干部寻租心理;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主要根源是制度缺陷,除不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形成租金的制度安排)外,其主要体现为高校权力约束机制涣散、高校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失效、高校非正式制度安排弱化等。最后,在高校管理干部腐败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以“高等教育领域内存在大量租金”以及“高校管理干部寻租心理受到强化”两个现实为前提,提出治理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重点在于制度建设:完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消散和压缩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租金,使之不能寻租;改革高校监督惩处机制,加大腐败成本,压缩寻租空间,使之不敢寻租;健全高校激励制度,使其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所需,从而不必寻租;强化高校非正式制度安排,通过加强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对行为人的内在约束而使其不愿寻租。这几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均衡用力,发挥综合效应,才能取得治理高校管理干部腐败的理想结果。
其他文献
有关汉语“把”字句与越语互译,前人多有论述。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把”字句六种语义类型的句式进行描写和归类其相应的越语表达方式,并运用对比理论等对其进行归类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但中国古代慈善机构重在“收养”,多为善会、善堂等之类。晚清后伴随西学东渐,“教养
2003年开始的车险市场化改革是国内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改革初期爆发的车险市场恶性价格竞争严重影响了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包括人保财险四川省分
建构完善的刑事技术部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刑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以实现公安机关的高效运转,是当前我国刑事技术部门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以管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理论研讨会近日在厦门召开。来
<正>精细地了解人力成本有助于企业在人力资源供给方式选择、核心人才留用、员工薪酬设计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实践当中,许多企业在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上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以有效传承技艺为前提,以保持民间艺术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对传统手工艺等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发展,使其回归当代生活。本文以潍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纹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传统图形。进入现代社会后,龙的形象发生了质变,人们取龙的奋发腾飞精神,对传统龙纹加以改
本文基于对我国当代教育所面临的性别困境与挑战的关注,从社会性别视角考察和反思了我国两种教育传统: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并就如何超越这两种教育传统进行了探讨。全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建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目的是解决职业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并日渐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