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异化与重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liangh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另辟蹊径,从社会批判、文化批判角度延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列斐伏尔以其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视角,将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作为自己的理论关照点,对新消费社会里人的命运予以理论关切。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旨在揭露日常生活中的异化现象,戳穿新资本主义为人们编织的“美好生活”的虚假性,激励人们反抗日常生活中的异化。
  本文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研究对象,从日常生活的异化和重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其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性的梳理和概括,并进一步挖掘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列斐伏尔一直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他的理论来源,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把马克思的宏观异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到微观的日常生活领域,实现了哲学理论的日常生活转向,为西方马克思理论研究指出一条新的批判道路。第二部分集中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的重要观点进行分析。列斐伏尔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成为“消费受控制的官僚制社会”,新资本主义阶段的异化已经渗透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新的恐怖主义弥漫整个日常生活世界。列斐伏尔对这种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批判,指出现代社会中的人处于这种异化却不自知,仍然沉浸在异化制造的虚假幻象中。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列斐伏尔关于重建日常生活的一些乌托邦式构想。列斐伏尔提出以复兴节日、实现“总体的人”以及都市空间革命的方式来消除日常生活的异化,他试图通过实践性总体革命使“日常生活变成一件艺术品”来实现日常生活的解放。最后一部分通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阐述讨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价值。作为一位对社会发展时刻保持敏感度的学者,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带有浓厚的批判色彩。他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新鲜血液,实现了现代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
其他文献
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企业的重要经济基础,新时代如何加强和改善地方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如何加强和改善地方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地方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地方国有经济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壮大地方国
本文以唐文《鄭玄辭典》所收録的《周禮注》(天官至春官部分)語詞訓釋内容作爲研究對象,將《鄭玄辭典》中所收録的鄭玄訓釋內容與《周禮注》原文作比對,以求校正《鄭玄辭典》已收《周禮注》語詞訓釋內容,補充應收却失收的相關語詞訓釋內容。此外,將大型辭書《故訓匯纂》列爲研究材料,以作爲旁證。将《鄭玄辭典》和《故訓匯纂》兩書中所收録的《周禮注》(天官至春官部分)語詞訓釋內容進行對比,以了解二書的收録得失情况。文
本文將唐文的《鄭玄辭典》中所收入的鄭玄《毛詩箋》中的語詞訓釋材料,以及《故訓匯纂》中收入的《毛詩箋》詞語訓釋材料。研究方法即將《鄭玄辭典》中收錄的鄭玄語詞訓釋材料與《毛詩箋》注釋原文對照,以求校正和補充《鄭玄辭典》已收和應收未收的語詞訓釋材料,又與《故訓匯纂》中收錄的《毛詩箋》語詞訓釋情況做簡要對比,從而對《鄭玄辭典》所做的鄭訓資料彙集工作予以恰當的定位和評價。文章旨在通過重新整理校對《鄭玄辭典》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名词“人家”和人称代词“人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称代词“人家”,我们认为名词“人家”与代词“人家”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存在本质的不同,本文研究代词“人家”。纵观半个世纪,对于“人家”的研究虽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尚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对“人家”进行重新审视,以期对“人家”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是研究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学位
本文以现代汉语“V个N”结构为研究对象,以“个”的性质为研究重点,运用三个平面,语法化和主观化等理论方法多角度的分析“V个N”结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整体特点和各个成分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来源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并且在系统整理中概括总结以往学者研究中的成果及不足。第二章具体分析“V个N”结构中各个成分的不同特点,可以进入该
学位
1981年故宮博物院編、羅福頤先生主編的《古璽彙編》是一部大型的古璽工具書,對古璽的整理與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後新的古璽資料大量出版,雖然有人做了古璽印典類的整理,但是每一方璽下著錄的信息不夠詳細,部分古璽文字考釋成果没有体现,有必要編寫一部內容比較全面的古璽譜錄,這對於對當前考釋一些古璽疑難字形有很大的價值。因此本文對80年代初期以來至今新出現的古璽材料進行一次新的彙集,名為《〈古璽彙編〉補
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最初阶段,在个体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尤其对于作家来说,童年经验成为他们创作的重要素材,他们不断回望童年、书写童年,以文字追忆、保存着与童年相关的一切。对集译者、作家于一身的萧乾来说,他的童年生活为其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他以自己童年生活的经历为背景,从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出发,描写世间百态。本论文拟从四个部分探讨萧乾的童年书写现象,第一部分侧重从理论层面分析儿童是如
学位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根本,关于劳动的讨论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著作,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围绕劳动这一母题展开的创作。本文从《回顾》和《乌有乡消息》出发,通过文本细读比较两部作品的劳动思想,追问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意义。  本文拟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章主要介绍贝拉米在《回顾》中提出的劳动思想,在贝拉米的勾画中,公元2000年的社会已经废除私有制,国家成为唯一的生产组织,财富由国家统一进行平均分配,公民普遍具有劳动
学位
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试图全盘西化,传扬各种主义和现代精神,并将之奉为创造新道德、新文化的利器时,早在19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就注意到了一个他们有意扬弃的问题:两希文化及中国儒学保有的古典视野,以神性、人性和物性三个维度看待生活的视野,一种复杂和整全的视野,逐渐被他们抛弃和遮蔽。那时,世界主流的文化已嬗变为大多数人青睐理性及生存问题。这致使很少人追问现代精神
学位
在新、旧观念纠葛的时代背景中开始的晚清科学小说创作受到了科学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国粹主义的影响,呈现出民族国家战争叙事主流化的现象。而殖民叙事也逐渐和民族国家战争叙事合流,殖民活动在小说中逐渐成为民族国家战争的后果之一,二者的合流也导致了晚清科学小说创作中的殖民活动的对象从有色人种变为欧洲白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流行的思潮之外,更有强烈的时代情绪的参与。在最浅层的同态复仇的时代情绪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