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准则在详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增量向存量发展转变时期,复杂的存量条件使城市更新面临更多的挑战:部分项目在建设中未能尊重所在的存量环境,造成地区风貌被破坏;另一方面在“保护风貌”的舆论压力下,部分地区正常的拆改诉求被搁置——因此加强对城市形态的发展管控、形成具有公信力的管控手段极具重要性。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详细规划是针对地块建设强度和用途管控的实施依据,是土地利用和开发行为的最直接管控工具,因此在存量发展时期,详细规划应针对管控对象的差异性进一步丰富管控技术与工具,加强对地方特征与风貌的管控。美国的“形态准则”(Form-based Code)是存量地区详细规划改革良好的借鉴工具。形态准则源于对美国传统区划造成的郊区蔓延、城市风貌丧失、活力衰退现象的反思,并在鼓励开展混合用途、步行友好的紧凑型开发的新城市主义思潮下诞生。形态准则以“形态分区”而非“用途分区”作为开发规则的组织形式,在管控中遵循横断面规划及精明增长理论,强调应针对横断面类型塑造适宜的城市形态,与传统区划通过容积率、开敞空间率、天空曝光面等指标进行较宽松的城市形态管控不同,形态准则对特定形态分区中的具体建筑类型/临街面类型/街道类型进行精细化的形态管控,从而塑造步行友好、功能混合且具有地方风貌的社区。尽管为了加强地方形态管控,我国在实践中推出了“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导则”或在详细规划中增加“风貌管理图则”或“城市设计控制图则”的方法组合,但“城市设计导则”的实施缺乏法定地位保障;“风貌管理图则”及“城市设计控制图则”中针对地块“一图一策”的管控方法适用于开展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重点发展片区,并不适用于广泛的存量地区。“形态准则”可通过具有普适性的“形态分区”及配套规则对广泛的存量地区开展形态管控。我国已有较多关于形态准则介绍与理解的研究,也有将其应用于专题研究及教学活动的实例,但目前关于形态准则在我国详细规划体系中应用路径仍不明确。本文首先介绍形态准则的起源及基本内容,得出形态准则的管控理念及技术方法对于我国广大地区形态管控及风貌塑造具有极大借鉴意义,可通过编订形态准则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的形态管控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增设“形态分区管控规划”章节及“形态分区规划图则”,其主要对城乡空间的公共界面作出管控,体现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的思想,但仍给予建筑设计足够且合理的创作空间;随后针对形态准则在我国详细规划中的应用难点进行逐章梳理,包括形态准则的适用性研判、形态分区方法以及实施路径;最后展开实证研究,在广佛金沙洲地区编订形态准则并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实施路径,丰富形态准则在大尺度城乡混合地区的应用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根据研究背景提出研究对象,并阐明研究方向;第二章梳理形态准则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容,分析其对于我国详细规划的适用性及在详细规划中的应用难点;第三至五章针对形态准则在详细规划中的应用难点进行梳理,其中第三章提出形态准则在我国详细规划中的适用性研判方法,第四章提出形态准则在详细规划中的实施路径,第五章细化了形态准则的分区方法;第六章为实证研究;第七章是对形态准则在我国详细规划中的应用路径的总结。
其他文献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能力的重要要素,其综合体现了城市发展、特色以及文明程度。塑造优质的城市形象有利于保持地方活力,开拓发展空间,招徕各种资源,进而推动城市的综合发展。短视频作为互联网风口,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为城市形象大规模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基于此背景,短视频赋能城市形象传播已然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抖音热门城市——广州为研究案例,选取抖音短视频中广州城市话题下热度TOP200的视频为研
学位
智能技术正在潜移默化中迅速改变中国的传播环境。“新农人”短视频作为当下农民发声的“新农具”和乡村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被数智化传播环境深刻影响。本文通过考察“新农人”短视频传播的驱动因素和最新进展,试图探寻在数智化传播环境下,“新农人”短视频在叙事、影像和传播等方面的创新策略。
期刊
传统民居作为连接古代和现代建筑的桥梁,经多年演变和发展后,形成了大量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经验。潮汕、客家民居是中国岭南传统民居的重要分支,与当地湿热气候相适应,二者虽在地理、气候、文化等方面有差异,但在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具备相似性。本研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判断民居整体的性能优越性以验证气候适应性;二是分别挖掘和量化二类民居气候适应性手法和取值特点并进行初步对比分析;三是对量化策略进行现代农宅验证与
学位
<正>2021年6月湖北省财政厅启动实施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谷城县成为全省首批8个试点县市之一。本文通过对谷城县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解剖麻雀”,了解谷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不足,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在环境因素和非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用户的心理或生理指标产生变化时,会通过个体适应性行为和环境调节行为以满足自身舒适度。一味地追求舒适度往往容易忽略背后所产生的能源代价,用户的环境调节行为对建筑能耗有直接影响,优化用户行为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进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用户行为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动态变化特征,用户舒适度与建筑能耗之间需要取得平衡,必须关注用户主观感受、具体环境调控行为和室内环境质量
学位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更快的生活节奏、更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社会焦虑情绪增强,精神疾病频发。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借助“恢复性环境”缓解压力、恢复心理健康。声景作为重要的环境要素,对环境恢复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古典园林已由私家园林演变为向大众开放的城市绿地,但其声景恢复性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研究针对岭南四大名园,首先,通过客观声级测量及主观听音记录,确定现存岭南园林的声景特征;之后,对游客进行问卷
学位
作为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六大参数之一,相对湿度不仅关系到人体舒适与否,还关系到建筑运行能耗的高低,相对湿度的合理设置对于平衡能耗与当地人群的舒适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已有大量关于湿度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研究,指出偏热温度下相对湿度对于人体热舒适的不利影响,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于热感觉等心理热反应,忽略了人体与湿度相关的主观感受,如湿感觉、湿可接受度等心理湿反应,这些感受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对室内环境的
学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加大,深圳的轨道建设在2001-2022年间迎来了高速发展。由于考虑建设成本及场地因素,深圳有不少线路采用高架轨道。深圳高架轻轨沿线区域一方面因交通便利增加了大量人流,另一方面因土地资源的紧缺催生了不少高层以及超高层住宅。而高架轻轨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比地面道路噪声强度更强,传播范围更广,对线路两侧的声环境影响更严重;且高架轻轨噪声的噪声成分以中低频为主,其传播有自身的特
学位
快速城市化进程给公众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城市空间对城镇居民的健康促进成为学界的关注重点。一方面,国家政府提出了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愿景,健康治理模式由被动健康向主动健康转变;另一方面,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也对相应的城市空间提出要求。已有研究在建成环境对健身活动行为的影响从不同空间尺度展开,但较少结合街道层面的人口特征展开进一步研究,缺乏对基层实行主动健康治理形成指导建议。为探究促进街道主动健康治
学位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文章分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内涵和其建设的五个基本点,指出强化基础条件建设、公共服务便民、人居环境改善、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有效治理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五个关键领域;在研究谋划、统筹推进、政策下沉、发动群众上下功夫,确保乡村建设不走偏不变样、各项举措落细落实落到位等是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着力点。根据上述内容,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