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芳炔基格氏试剂与乙酸异丙烯酯、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的1,2-加成/重排/逆-O-酰基化/C-酰基化级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3-二醇和1,3,5-三醇化合物;结合理论方法推测了该级联反应的反应机理;研究1,3,5-三醇晶体结构中的弱相互作用对分子构象和分子堆积的影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通过非经典的芳炔基格氏试剂与乙酸异丙烯酯、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的1,2-加成/逆-O-酰基化/C-酰基化级联反应,得到了约60个1,3-二醇和1,3,5-三醇化合物。产物经1H NMR、13C NMR、ER-MS进行表征。用HPLC确定了各反应的产率,以及各产物异构体的比例,从而比较各反应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结果显示,芳炔基格氏试剂与乙酸异丙烯酯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均高于另两个反应。另外,在乙酸异丙烯酯的反应中,1,3-二醇的产率较高,而在苯甲酸乙烯酯的反应中则生成较高的1,3,5-三醇。进一步分析显示,对称结构的1,3,5-三醇有anti-和syn-两种构型,不对称结构的1,3,5-三醇有(anti,anti,synC≡C)-,(syn,anti,synC≡C)-,(syn,syn,antiC≡C)-三种构型。(2)基于实验结果,以苯乙炔格氏试剂与乙酸异丙烯酯、乙酸乙烯酯以及苯甲酸乙烯酯的反应为模型,通过DFT理论计算验证了1,2-加成/重排/逆-O-酰基化/C-酰基级联反应机理的的普适性。结果显示,该反应机理适用于苯乙炔格氏试剂与乙酸异丙烯酯、乙酸乙烯酯的反应,而苯甲酸乙烯酯的反应则经历了两次重排反应。理论计算的能级图显示,不同于乙酸异丙烯酯、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与苯乙炔格氏试剂的反应中逆-O-酰基化过程是吸热的。结合1,3-二醇的生成机理对1,3,5-三醇的生成进行了推测,提出1,3-二醇和1,3,5-三醇的生成经历了共同的——六元环中间体。推测反应中间体发生O-Mg键断裂形成具有亲核性的烯醇中间体,是生成1,3,5-三醇化合物的关键。对比1,3-二醇和1,3,5-三醇的结构,提出六元环中间体首先与烯醇中间体发生醛醇缩合反应,生成另一六元环中间体,使碳链延长,然后继续与芳炔基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不同构型的1,3,5-三醇。结合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空间位阻不利于逆-O-酰基化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1,3-三醇和1,3,5-三醇的相对产率。(3)通过溶剂挥发法得到了五个1,8-二炔基-1,9-双(X-苯基)-3,5,7-壬三醇化合物晶体(X=p-Cl,p-F,p-H,p-CH3)。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单斜晶系并具有不同的空间群。分析了这5个1,3,5-三醇化合物的结构差异、分子中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对分子构象和三维堆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分子之间形成了经典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以及一些其他弱相互作用力。而氢键二聚体或多聚体则形成在化合物2、4、5的晶格中。其中朝向相同的OH有利于形成分子内O-H···O氢键,和图形集S(6)。分子内和分子间的O-H···O氢键聚集形成1D无限链,使分子沿该链无限堆积形成2D图层,相邻的二维链通过不同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不同也导致化合物具有不同的二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