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伤害性刺激模型的18F-FDG PET脑功能成像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手术相关的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疼痛类型之一,大约80%的手术患者经历了术后急性疼痛。伤害性刺激上传可能引起疼痛矩阵和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神经元兴奋性变化;或者同时诱发这些脑区神经源性炎症,参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通过测量带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物质如葡萄糖的代谢,可以反映大脑区域兴奋性的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手术伤害性刺激对大脑功能代谢的影响,尤其是疼痛矩阵和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代谢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跖肌切口模型。在疼痛行为学测试部分,通过测量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对术后的疼痛行为进行评估。在PET影像学部分,分为手术伤害性刺激传入对大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和跖肌手术术后大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葡萄糖代谢。18F-FDG PET图像使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跖肌切口手术后,机械缩足阈值在术后1、4、12小时和术后第1、2天下降(p值均<0.01)。热缩足潜伏期在术后1、4、12小时和术后第1、2、3天下降(术后1小时至1天,p<0.01;术后第2、3天,p<0.05)。在术后4小时,坐骨神经阻滞下跖肌手术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高于单纯跖肌手术组(p<0.05)。在跖肌手术后1小时左右,下丘、小脑、延髓部分区域葡萄糖代谢增加。与单纯跖肌手术比较,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减弱小脑、中脑、延髓部分区域的葡萄糖代谢。术后第1天,双侧岛叶区域,对侧尾状壳核,同侧海马CA3和延髓部分区域葡萄糖代谢增加。术后第3天,对侧岛叶、对侧上丘、同侧下托部分区域葡萄糖代谢增加。术后第6天,双侧上丘,同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丘脑和后压部皮层部分区域葡萄糖代谢增加。术后第9天,双侧丘脑、上丘、同侧外侧苍白球和内侧膝状体核以及小脑、延髓部分区域代谢增加。术后第15天,对侧纹状体、屏状核、上丘和下丘部分区域代谢增加。术后第21天,双侧听觉皮层,同侧丘脑、下丘,以及小脑、中脑、延髓部分区域代谢增加。扣带回葡萄糖代谢在术后第1天和第9天降低。前额叶和海马CA1区葡萄糖代谢在术后21天降低。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下减弱术后岛叶、尾状壳核、海马CA3区域、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和丘脑等脑区葡萄糖代谢。结论:手术伤害性刺激上传至大脑,引起疼痛矩阵和学习记忆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发生改变,其中岛叶、尾状壳核、海马CA3等脑区的激活。坐骨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并减弱手术伤害刺激对岛叶、尾状壳核、海马等脑区的激活。前言:围术期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可以高达1:385,一旦发生,病情变化迅速,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报道表明,手术麻醉过程中药物过敏导致3%至9.2%患者死亡。过敏反应发生时,及时正确的处理和其后续的过敏原检测十分重要。快速反应及时治疗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明确过敏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在之后的手术麻醉中避免使用该药物,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人们接受手术治疗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在我们的研究中,既往发生围术期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下疑似药物过敏反应,或者既往多种食物药物严重过敏,需要在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下检查或手术治疗而有发生围术期过敏反应风险的患者入组,进行皮内试验和/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实验,结合患者病史,对疑似发生过敏反应者进行鉴别诊断,一方面获得国人围术期药物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检测过敏原,找到替代药物,减少患者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方法:2009年9月至2016年1月,96名在既往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疑似药物过敏反应症状或者由于自身过敏体质的患者进入试验,进行皮内测试和(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实验,寻找可能的过敏原。测试药物的选择依据麻醉单记录中用到的麻醉药物,同时选择记录单以外的同类药物作为可能的替代药物进行检测。患者发生反应时的症状、发生反应时间和使用药物结合皮内试验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实验的结果用来判定围术期药物过敏反应的存在及判定药物过敏原。皮内试验使用0.9%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使用10mg/ml组胺溶液作为阳性对照;待检测药物稀释至1:1000(注:肌松药及吗啡为1:10000稀释液)。在患者前臂、上臂或者后背注射0.02-0.03ml药液,产生直径约为3mm注射皮丘,15分钟后记录皮丘及红晕的最大直径和垂直直径。阳性结果判断标准:注射部位周围出现红斑丘疹且伴有红晕,风团直径大于等于8mm,或者至少为注射直径2倍。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5%且刺激指数SI(SI=药物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阴性质控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2,作为药物检测的阳性标准。结果:在进入研究的96名患者中,39名患者由于既往在全身麻醉下或者静脉麻醉下围术期发生疑似过敏反应而就诊;42名患者由于既往局部麻醉下围术期发生疑似过敏反应而就诊;15名患者既往未发生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不良反应,但是由于多种药物食物严重过敏且有手术麻醉需求而要求进行麻醉过敏原检测。既往发生过疑似过敏反应的81名患者中,一共有36名患者确诊发生了药物过敏反应,其中女性23名,男性13名,女性是男性的1.8倍。36名患者患者中,31名患者在全身麻醉或者静脉麻醉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5名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发生过敏反应,全身麻醉下发生的过敏反应是局部麻醉下过敏反应的6.2倍。全身麻醉下发生过敏反应的31名患者,有2名患者分别发生2次过敏反应,因此共发生了33次围术期过敏反应。在全身麻醉下围术期过敏反应中,抗生素过敏者8例,肌松药过敏者7例,咪达唑仑过敏者5例,异丙酚过敏者3例,依托咪酯过敏者1例,舒芬太尼过敏者3例,安定过敏者1例。利多卡因过敏者1例。琥珀酰明胶过敏者3例。局部麻醉药物过敏的5人中,利多卡因过敏者3例,其中1例同时对阿替卡因过敏,罗哌卡因过敏者2例。共38名患者顺利手术,其中由于既往在全身麻醉下或者静脉麻醉下围术期发生疑似过敏反应而就诊的患者中,20名患者顺利再次手术;由于既往局部麻醉下围术期发生疑似过敏反应而就诊的患者中,11名顺利再次手术;既往未发生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不良反应而进行麻醉药物过敏原检测的患者中,7名患者顺利手术。结论:在围术期过敏反应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女性是男性的女性是男性的1.8倍。在全麻麻醉诱导的过敏反应中,78.8%发生在诱导阶段;91%出现了心血管症状;抗生素和肌松药是最主要的过敏原。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在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艾灸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本文从数量与性质两方面分析“解严”后台湾地区政党体系的演变,并且探讨影响这一演变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的政党体系基本上是两党主导制,在2008年后这一格局日益
<正>2006年3月,中国青岛市某农产品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中方公司)与韩国某农水产公司(以下简称韩方公司)成交蒜米200t、每吨CFR大丘200美元,总金额为4万美元,交货期为2006年6
期刊
<正>环境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各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各国环境卫生形势面对全球一体化给环境卫生带来的影响,各
目的结合整形美容的处理原则,探讨急诊鼻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结合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对56例急诊鼻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除2例需二期手术修复,54例伤口一期愈合,瘢痕不明显,效果
目的对宫腔镜在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于2017年12月~2018年5月进入我院的1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使用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房地产业既不能泡沫化发展也不能紧缩保守徘徊不前。目前,房地产价格
在飞机编队飞行时,成员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是实现系统协同作战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机群编队飞行的相对导航定位精度,在无地面基准的机群编队飞行JTIDS/GPS/TACAN/IFDL组合的相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针刺麻醉是指通过针刺来影响生理调节机制,降低患者的疼痛敏感性而产生镇痛的效果。目前还有很多相关实验证明针药复合麻醉在很多临床手术中相比于传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