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及验证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依据人的面部特征来自动进行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具有众多的优势(特别是直观、非侵犯),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来对敏感人物(如罪犯、恐怖分子等)进行识别,协助公安部门布控、海关身份验证。为各类银行卡、金融卡、信用卡的持卡人提供身份验证,作为门禁等。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本文主要包括分类识别算法和人脸图像预处理两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核的大间距分类器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针对人脸图像这类非线性问题,本文结合了支持向量机和非线性鉴别分析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鉴别分析算法-基于核的大间距分类器算法。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经过预处理后得到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借助于核函数并利用再生核理论对传统的大间距分类器算法进行改进,得到核类内散度尽可能小的核鉴别矢量集。在ORL和Yale人脸库上实验表明,本方法优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算法。2)基于核的图像欧氏距离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引进了两幅图像之间的一种新的距离度量----图像欧氏距离,该距离是利用核函数对传统的欧氏距离进行改进而得到的。本文利用该距离设计了一种新的分类识别方法—基于核的图像欧氏距离人脸识别。为了验证此算法的可行性,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得到预处理样本。这里有两种方法,由于图像矩阵经二维DCT变换后得到的矩阵其能量集中在该矩阵的左上角,所以提取该矩阵左上角的不同维数子矩阵可组成一些用于识别的样本矩阵(称为DCT-1);或者,将原始人脸图像分成互不重叠的8*8小块,对每个小块做二维DCT变换并提取所得矩阵左上角不同维数的子矩阵组成适用于识别的样本矩阵(称为DCT-2)。在ORL和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其它距离分类器算法。
其他文献
互联网和嵌入式产业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无限的机遇的同时,也给网络和操作系统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黑客利用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获取主机的控制
由知识库及推理机组成的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最活跃和最广泛的课题之一。知识库又是组成知识性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建造知识完备、逻辑清晰和独立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视频信息具有直观性、确定性、高效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但由于视频本身的数据量非常大,给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对视频信息进行有效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公众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其中,网络论坛(BBS)是公众在互联网上表达舆情的最主要途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网页数量呈海量增长。由于网页中的内容大部分是文本信息,因此如何根据网页中的文本信息自动分类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文本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参与社会网络的活动也逐渐增多,产生了大量社会网络数据,而大部分的社会网络数据都会包含隐私信息。由于科学研究等需求,社会网络数据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文档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要。但目前许多企业的文档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文档的安全性差,检索困难,难以实现对文档的共享访问控制,降低了
模式识别又常称作模式分类,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也是信息科学和
科学基金制在国际上已被广泛用作国家科技资源分配和管理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基金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比较晚。随着科学基金数据的不断增多,信息化管理要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由John Holland于1975年提出,对于传统方法难于求解的组合优化、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复杂问题,使用该算法求解能得到令人较为满意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