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转型期的文学生产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aonvsha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结束后,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文革”意识形态的延续,文学作为维系意识形态的必要工具,依然在“文革”文学的窠臼下裹足不前,从1977年下半年“改革派”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到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派”在政治上全面胜利,这期间“改革派”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凡是派”发起了强大的挑战,其中文学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两种意识形态剧烈交锋,一批写真实、暴露“文革”阴暗面的文学作品破土而出,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加上此后的文学批评的引导和媒介的大力宣传,成功的将社会舆论引向彻底否定“文革”意识形态的方向,为政治转型,同时也为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减轻政治的束缚,做出了贡献。本学位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1978年的文学生产状况。通过与1979年文学生产状况的对比可以看出1978年是文学转折的关键一年,而这一年的转折又是与政治转折密切相关的,文学通过推动政治的转折实现了自身的转折。《文汇报》对《伤痕》的操作就是当时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一文学生产行为的具体分析,可以让我们真正回到1978年的文学现场。第二部分是对当时《文汇报》的分析,分析了《文汇报》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在文学操作方面的具体运作机制。第三部分是对《伤痕》发表过程和改写情况的具体考察,显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第四部分展现了《文汇报》如何通过文学批评的方式引导公众去理解《伤痕》,从而成功地将《伤痕》从一朵破土而出的文学“新花”塑造成了坚定批判文革的意识形态符号的运作工程。
其他文献
生活于中晚明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家——李贽,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前人对李贽思想无论是某一学科方面或是综合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以往关于
本文以莫若格钦银铅锌矿化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区域地质背景、主导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的提取技术,建立成矿区(带)、矿田和矿床(体)多级别矿化、多种信息预测评价模型;评价了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迅猛发展,科学信息技术的极大提高,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迅速。文学这一文化现象也在这一时代出现了传播形式和表达符号等变化,并
新世纪以来,散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世纪文学,必须重视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存在,而在有限的新世纪文学批评研究中,新世纪散文批评得到的关注却少之又少。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
由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降低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的要求,所以笔者选取了习题中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旨在通过最基础的习题解题,指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细节,矫正
《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先生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宋代诗歌的选本,其完稿于1956年底,出版于1958年9月,这个过程经历了历史上有特定意义的1957年,钱钟书的知识分子身份以及1957年这
选题策划是出版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搞好选题策划和强化选题管理是出版社按照现代出版模式运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我国目前少儿图书市场的调查研究及现状分析,找到我国少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就总体产品种类而言,缺乏突破,原因包括商业银行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利率没有完全放开,金融风险因子不够丰富,
<正>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各地成立时间久、履职经验丰富的"老人大"纷纷以自己的语言宣传"人大理论",讲好"人大故事"。北大屯市人大常委会作为一名"人大新兵",
崛起于晚明诗坛的竟陵派在经过“靡天下以从之”的盛况后却遭到贯穿整个清代的非议,至中叶,《四库》毁之尤盛,几成定局。为了对竟陵派的实际情况及其在明清两代产生的影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