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阿霉素聚乙二醇化磷脂胶束的构建及体外抗肿瘤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提高阿霉素(DOX)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以及抑制作用,并降低DOX的毒副作用,构建一种新型的载DOX聚乙二醇化磷脂胶束制剂,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效率及相关细胞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DOX聚乙二醇化磷脂胶束制剂(DOX-DPM、DOX-VDPM1、DOX-VDPM2)及相应空白载体胶束制剂(DPM、VDPM1、VDPM2),并通过粒子形貌、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对载药胶束制剂进行表征。透析法考察不同p H条件下载药胶束制剂的体外释药情况,并于各时间点取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来检测各时间点的药物浓度,从而计算出各组的累计释放度。2、选取小鼠乳腺癌4T1、人乳腺癌MDA-MB-231以及人正常肝L02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DPM、VDPM1和VDPM2,采用MTT法检测上述三种空白载体制剂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3、载药胶束体外抗肿瘤活性的考察。选取4T1、MDA-MB-231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DOX-DPM、DOX-VDPM1、DOX-VDPM2和DOX溶液,采用MTT法检测上述四种制剂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4.载药胶束的细胞摄取及胞内分布。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载药胶束制剂的细胞摄取进行定量考察,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载药胶束在4T1细胞内的分布定位情况进行定性考察。5、胶束抗肿瘤作用机制考察。选择活性氧试剂盒以及钙离子试剂盒,选取4T1、MDA-MB-231以及L02细胞,加入空白载体(DPM、VDPM1、VDPM2、VES),对照组为空白培养液处理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活性氧及钙离子含量变化。结果:1、制备的载药胶束DOX-DPM的包封率为98.09%,,粒径为25.31 nm,zeta电位为-3.12 m V;DOX-VDPM1的包封率为98.02%,,粒径为23.54 nm,zeta电位为-1.74 m V;DOX-VDPM2的包封率为98.05%,,粒径为30.06 nm,zeta电位为-4.11 m V。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 H的降低,载药胶束的释放度增高。2、MTT法检测空白载体的细胞毒性。对于4T1、MDA-MB-231这两种肿瘤细胞而言,空白载体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强度为VDPM2>VDPM1>DPM。VDPM2具有更好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空白载体在10-400μg/m L的条件下对L02细胞基本无毒。3、体外细胞毒性考察。MTT法检测载药胶束制剂的细胞毒性。与DOX溶液、DOX-DPM及DOX-VDPM1相比,DOX-VDPM2组对4T1和MDA-MB-231细胞均具有更好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4、载药胶束制剂的摄取具有时间依赖性,且摄取量高于DOX溶液组。激光共聚焦观察载药胶束被4T1肿瘤细胞摄取后主要集中于溶酶体与细胞核内。5、胶束抗肿瘤作用机制。在空白载体的作用下,在肿瘤细胞中活性氧、钙离子的含量都相较空白对照组有所增加,而在正常细胞中,其均没有发生改变。结论:本实验制备出的载DOX胶束制剂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其具有p H敏感的性质。细胞毒结果表明,DOX-VDPM2具有更好的抑制肿瘤的效果。胶束对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表明,DSPE-PEG主要作用于内质网,引起内质网应激,进而引发氧化应激,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VES则为引起氧化应激,进而引起内质网应激,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二者可联合抗肿瘤药物DOX协同抗肿瘤。
其他文献
目的:转录因子是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能够结合在某种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通常能调控特定基因的转录。一些小分子化合物能影响转录因子的二聚体形成或影响转录因子与DNA分子的结合,因此它们可以改变转录因子介导的基因调控。转录因子作为抗癌药物靶点的研究尚局限于活性筛选的早期阶段,原因主要是难于获得转录因子在正常状态和致癌状态中信号通路的平衡,很难特异性抑制转录因子的某个信号
学位
背景:抗生素自发现至今,在医疗卫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并且为了人类健康的维持和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安全保障。但由于长期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各种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随之出现,并且迅速蔓延,这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抗菌剂,以替代或辅助抗生素的使用。纳米银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具有小尺寸效应,杀菌能力高
学位
目的:考察薯蓣皂苷(Dioscin)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中,不同浓度薯蓣皂苷处理H9C2细胞不同时间后,加入5μM阿霉素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ROS变化。体内实验中,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OX)、薯蓣皂苷高剂量给药组(DOX+Dio 60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乳腺癌化疗前患者和化疗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和视觉Go/Nogo实验范式,探究其在冲突监控和反应抑制这两个具体的抑制控制阶段中的神经电生理改变,从而探索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抑制控制功能影响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本研究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及乳腺甲状腺科招募被试,募得手术后化疗前的乳腺癌患者(以下简称化疗前组)30名,化疗结束的患者(以下简称化疗后组)
学位
背景: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脏损伤,其发生发展与慢性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性及胆道疾病等有关,而内质网应激的诱发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l A)是丹参根部主要的水溶性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例如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抗癌症等。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学位
泛素化修饰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修饰,参与众多生物学过程,去泛素化酶调节泛素化修饰并且研究发现去泛素化酶在人类疾病中发生突变,很多去泛素化酶的功能还未知,了解去泛素化酶的功能和特异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人类基因组编码约98种去泛素化酶,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为USP、UCH、OTU、JAMM、MJD和MCPIP六个家族。2000年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卵
学位
目的:考察薯蓣皂苷对Lipopolysaccharide(LPS)和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肝损伤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薯蓣皂苷抗LPS诱导炎性肝损伤研究中,AML-12和Hep G-2细胞用不同浓度薯蓣皂苷与100 ng/ml LPS同时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体内实验中,C57BL/6J雄性小鼠分
学位
肺癌是典型的高发病率、高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因其善于侵袭长于转移的特点造成治愈率低和预后差的治疗结果,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如今,EMT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已广为人知,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MT使细胞获得运动能力并浸润其周围组织使其癌变,甚至可能通过循环系统达到远端转移,造成旧病未愈新病又生的境况。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