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有着很大意义。但是目前绿色基础设施在寒地正遭受着巨大的挑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对BMP设施研究,发现低温会严重造成植物生长季短、生物活性降低等,并且严寒的气候也降低了寒地人们的冬季室外舒适度,减少人们出行次数,造成寒地城市冬季人文活力的丧失。本文分析了寒地城市冬季存在的两大问题,从保持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功能视角出发,受到目前温室广泛应用于建设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的启发。试图寻找一种适宜寒地城市、提升植物冬季生长环境和人们室外活动舒适度的“绿色基础设施—温室建筑”一体化的有机整合方式,这种方式中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人的活动有机融合。它既不是传统的绿色基础设施,也不是简单的温室,而是以绿色基础设施和人为共同主体的新型基础设施,本文将其定义为热屏障系统,并构建其概念。提出建设适应东北地区的热屏障系统,冬季重点要创造适宜的气候环境、发挥植物生态服务功能、降低设施运行的能耗成本,以期为东北地区解决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首先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经典案例,论证了温室与绿色基础设施结合是具备一定实践基础的,在此基础上提出热屏障系统这一概念,凝练了热屏障系统的三大构成要素,并明确了只有具备气候的适应性、功能的复合性、能耗的低碳性才能称之为热屏障系统,从哲学、功能、经济、社会、空间五个方面解析了热屏障系统的内涵。其次基于如何保持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功能对热屏障系统的建设目标进行构建。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提出热屏障系统需要实现的三个层次目标,即能够体现热屏障系统构建最终目的的总目标,影响总目标实现的3个分目标和若干个子目标。再依据目标体系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与各个层级目标有关的指标一一分解得到三级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AHP)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并以吉林市金丰生态园案例为例,示范如何评价热屏障系统构建的成功与否,只有具备热屏障系统概念的三要素才能算构建成功。最后提出了形成城市热屏障系统的建设途径设想,并分析东北寒地城市不同的空间类型,提出了四种热屏障系统空间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