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阵列微焦射线源的倒置结构显微CT图像重建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zxx_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是一种利用X射线获得样品内部微米结构的显微成像技术,在不损伤样品情况下能直观地显示、测量和分析样品内部的3D显微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考古、材料、国防军事、生物工程等领域。对于复杂零部件、生物组织以及产品内部缺陷的检测和结构尺寸精确测量有重要的作用。为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近年出现多种类型Micro-CT系统或扫描成像方式,如由分布式多焦点射线源和小型高分辨率探测器组成倒置结构的CT系统(Inverse-geometry CT,IGCT)。相对于传统Micro-CT系统,IGCT具有扫描视场(Field of view,FOV)大、重建图像锥束伪影少、散射影响小、信噪比高等优点。然而,IGCT系统存在投影数据截断和局部数据冗余等不足,传统的滤波反投影(FBP)等解析图像重建算法已不适用于IGCT系统。本文在前期工作搭建的基于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射线源和小面阵高分辨辐射探测器的倒置结构Micro-CT(IG-Micro-CT)系统上,针对该系统多焦点、稀疏角扫描模式,进行了图像重建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IG-Micro-CT的几何模型,分析、推导了IG-Micro-CT的参数关系、公式,编写程序获得了IG-Micro-CT的仿真投影数据。针对IG-Micro-CT投影数据截断、局部数据冗余的特性,提出了图像先验约束的迭代重建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测试。(2)为满足检测效率高的应用场合需求,IG-Micro-CT系统采用多焦点的快速稀疏扫描模式。针对这种稀疏扫描模式下投影少、数据不完备的特点,在图像重建迭代过程中加入全变分正则化算法对重建图像进行稀疏性约束。为了在图像质量与检测效率的矛盾中获得最优平衡点,论文使用Shepp-Logan体模对焦点数量、扫描分度数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实验以确定最优化参数,并在最优化参数下对SIRT+TVM、SART+TVM、MART+TVM、MLEM+TVM、CGLS+TVM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对比以及算法收敛性测试,利用三维Shepp-Logan体模,使用SART、CGLS算法进行了IG-Micro-CT的三维重建仿真实验。(3)在IG-Micro-CT实验平台上完成了多组IG-Micro-CT扫描实验,获得了高质量的IG-Micro-CT测试图像,对不同焦点数扫描实验重建图像、不同算法重建图像进行了比较并展示了重建结果的三维渲染图。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多,环境恶化、土地稀缺已经成为了现代各大型城市需要共同面对的棘手问题,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有限却最具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迫使土地呈现出高强度的开发趋势。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下空间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我国地下空间建设量年均增速达20%,到目前为止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量已经完成了近60%。而加强城市地上公共空间和地下公共空间的竖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基于断裂力学和微观力学基本原理进行系统设计、可运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当ECC受拉时,可以展现出明显的拉伸应变-硬化性能和多缝开裂特征,对于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十分有利。为保证ECC在工程运用中更好地发挥优越性能,其与钢筋之间必须拥有可靠的粘结和锚固。因此,ECC与钢筋之间粘结性能的研究尤为重要。现有关于ECC与钢筋粘结性能的研究多数围绕单纤维
自然界中,有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这些灾害严重威胁着结构的安全,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往往希望能够预测出结构在不同强度的灾害下的失效概率,并以此来指导结构的安全设计。这些灾害通常具备随机的特性,如地震、风、波浪等,荷载的随机性往往会使得结构的行为呈现出随机性,表现为随机的时间函数,而结构本身也存在着复杂的随机性,二者之间的随机性相互作用,会使得结构表现出更为复杂的行为,因此研究结构随机振动下的
利用菱锰矿酸性浸出得到的硫酸锰溶液经过除杂后,可用来生产电解锰(EM)和电解二氧化锰(EMD),但近年来,菱锰矿锰品位在不断下降,进行工业利用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因而,利用软锰矿来生产EM和EMD也成为业界趋势。针对软锰矿-黄铁矿湿法还原浸出反应存在锰浸出率低、硫转化困难的问题,较多研究者提出利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促进锰浸出、硫转化。基于此思路,本文以广西某地的软锰矿和黄铁矿为研究试样,以微波作为过程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处理工艺。因此,研究因地制宜、高效低耗、长效运行、操作简便的污水处理工艺势在必行。本研究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变化特征,从节能降耗的角度考虑,提出复合型梯级循环跌水曝气折流反应器,其主要的特征是:污水在布置如阶梯的含有填料的生物池内循环折流流动,装置由于高差的存在而发生跌水曝气充氧,处理的出水由合建
随着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风电叶片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已成为制约风电叶片制造企业产能的主要问题。新冠疫情下,进口原材料供应中断,叶片生产、运输、交付等环节接连受限的事实,更突显了进口原材料供应中断对风电叶片制造企业实际收益的负面影响。因此,风电叶片制造企业需要提升供应链弹性,提高预防和应对进口原材料供应中断的能力,减小经济损失。提升供应链弹性,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资源,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为了避免
电炉炼钢产生的电炉粉尘中含有大量的Zn、Fe等有价元素,转底炉处理技术为现阶段处理含锌粉尘的常用处理方式,其工艺过程为:将含锌粉尘与碳质还原剂制成球团后送入转底炉处理,利用锌的沸点低将其脱除,从而达到Zn、Fe分离的目的,得到的金属化球团可作为炼铁或炼钢的原料。为此,本文以电炉粉尘为原料,针对转底炉处理工艺,开展电炉粉尘碳热还原的相关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为转底炉技术处理电炉粉尘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化学链制氢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制氢技术。NiFe2O4载氧体是化学链制氢过程中综合制氢性能最好的载氧体之一,但依然存在反应稳定性较差、氢气产量较低等问题。本文从金属助剂的掺杂、惰性载体的负载以及反应条件优化等三个方面对NiFe2O4载氧体的制氢性能以及反应稳定性进行优化提升。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对NiFe2O4载氧体分别掺杂Ce、W、Sr三种金属助剂,通过化学链制氢实验筛选出10wt%Ce-Ni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保障,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市南川区作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已成为经济发展和资源聚集的重要区域。因此,通过对重庆市南川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寻找资源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平衡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建立DPSIR模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Matlab等软件,对2010-2019年重庆市南川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进行计算
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频发,带来了一系列城市微气候环境恶化问题,城市中居民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形成良好的通风空间,提升城市整体的通风效率,从而缓解城市热岛问题,疏散滞留在城市中心的大气污染物。因而构建有效的城市风廊空间,对于城市微气候环境问题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平原型城市,河谷型城市通常伴随着高山、谷地、沟渠、河流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