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者语码选择的社会心理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母语非汉语的双语者的调查,分析、研究社会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其语码选择的影响,进而探讨顺应二语学习者文化心理层面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本文先以“快速隐秘观察法”,对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和韩国双语学生进行语码选择的隐蔽调查,提出研究假设,即在跨文化平等交流的情况下,经济实力等各方面综合力更强的民族的语言占优势地位。作者进而采用“配对变语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调查这些双语者的语码选择和评价的心理倾向,还对女性被试进行更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被试的个人评价和情感倾向,分析影响双语者语码选择行为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本文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即经济政治等自身实力的高低,会影响不同民族交往中权势(或者说强势)地位的确立,实力强的集团往往不自觉地处于权势地位,而弱的一方则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放在弱势一方。   本文还从社会心理对双语者语言学习的影响入手,通过引入语言状态的概念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语码选择时的心理,其中具体从语言环境、交往情景以及语言状态的心理词汇和迁徙等问题上,对语码选择时的语言状态进行了分析,从而从多角度剖析双语心理的具体状态。   本文最后探讨了语码选择的心理对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笔者通过的亲身体验,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等方面,从顺应双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文化出发,具体提出了控制目标语输入、控制非语言因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手段等途径,力求于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程序触发目标语单语状态的出现,提高目标语激活和加工的机率,从而促使学习发生。
其他文献
哺乳期妇女作为母乳喂养的主体,其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而且与乳汁的分泌、婴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营养指导对哺乳期妇女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从而提
本体(Ontology)是共享概念的显示表述,它关注概念之间内在的语义联系。本体作为一种有效表现概念层次结构和语义的模型,被广泛地应用到众多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双音词构
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会议在南京凤凰母语教科所召开,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啸、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世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水涛、原
本文结合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语言观,对文学批评语言的净化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哈特曼的理论试图消解批评与文学之间的界限,实现文学批评与文学本身的“同一化”。在论证
辑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历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对已佚文献做过辑佚、整理等工作。清代是中国古典文献辑佚的鼎盛时期,《论语》古注的辑佚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在
张爱玲一生的心境、人生态度、人生结局都是荒凉的,其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也是荒凉的,“荒凉”成为其生活及小说内涵的代名词。本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文本的分析,结合张爱玲自身的
目的:克隆枸杞VDE基因的全长cDNA,通过对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表达产物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位点并验证其功能,为研究枸杞紫黄质循环的作用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利用cDNA
《海上花列传》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描写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关注的是芸芸众生的平凡人生。鲁迅对此书的评价是“平淡而近自然”,张爱玲说它是“通常的人生的回声”,但均
现代女性诗歌的研究一直被学界忽视,仅有的研究也多为琐碎零散的个案研究,女性诗歌创作难以进入主流学术界的视野,纳入文学史研究的范畴。中国现代文学史版本各异,但对现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