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史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k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为例,在研究潜山形成演化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平衡剖面技术、碳同位素分析、储层流体包裹体测定),讨论了该潜山油气藏研究中三个重要问题:(1)古岩溶发育与奥陶系储层特征;(2)临近凹陷下第三系油气源:(3)油气生成史与运移期次以及成藏历史。论文取得以下成果: 1采用古构造分析和平衡剖面技术,研究了千米桥潜山的形成演化史,指出其下古生界奥陶系潜山的形成主要经历了稳定抬升、褶皱冲断、块断翘倾和热沉降坳陷四个时期。 2首次将千米桥潜山构造划分为三层结构:即潜山内幕逆冲断块、古地貌残山与低地和翘倾地垒块。 3探讨了该区潜山储层形成经历加里东、海西早期、印支和燕山中期运动抬升型岩溶作用,指出印支、燕山中期运动抬升型岩溶是形成良好储集层的关键。两期岩溶相互叠合发育形成了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上段溶洞-孔隙型储集层。 4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气源对比,指出潜山凝析油气主要来自翘倾地垒块两侧板桥和歧口凹陷的沙三段腐植-偏腐植型有效烃源岩,该凝析油气是“新生古储”型潜山的主要油气源。 5根据烃源岩热演化史,结合奥陶系灰岩中不同类型的有机和盐水溶液包裹体类型、物理特征和均一温度分布,确定了油气的形成时期和运移期次。其中,油气形成有三个时期,其温度主值区间为:第一期,120~125℃,为生油时期,第二期,140~150℃,为凝析油生成时期,第三期,160~190℃,为凝析油和干气生成时期;油气运移期次为三期:即沙一早期—馆陶末期,明化镇早期—明化镇中期和明化镇晚期—现在,而且明化镇晚期以后油气才发生大规模运移。 6烃类产物的特征和气油比比较高,这表明潜山以气相(包括凝析气相)运移为主:早期的运移为凝析气相,晚期为气相。 7根据流体包裹体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低成熟天然气源于板桥凹陷,而凝析气和高成熟天然气源于板桥和歧口凹陷;并指出千米桥潜山油气成藏分为四期:即沙一段—东营期第一成藏期、馆陶末期—明化镇早期第二期成藏期、明化镇期第三成藏期和明化镇末期以后的第四成藏期。据此作出预测,千米桥潜山的油气勘探,应以寻找临近板桥凹陷一侧的凝析油气藏为主,而临近歧口凹陷一侧则比较可能发现气藏。 8对黄骅坳陷区“新生古储”型潜山成藏条件的类比分析表明,中区凹陷中分布有厚度较大的优质沙三段烃源岩,南区分布有较好的孔二段烃源岩,但中区千米桥地区生储配置比南区好,因此,整体上中区千米桥潜山一带油气藏的勘探前景优于南区。目前,在千米桥潜山的东面和西面与歧口凹陷和板桥凹陷的邻近地区,且缺失石炭-二叠系的潜山,已成为寻找与千米桥类似油气藏比较现实的目标。
其他文献
按照担保人提供的债的担保是担保人的信用以及一般财产,还是特定的财产,债的担保可以分为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以债权债务关系以外的第三人的信用和一般责任财产担保债务的,是人
Dieulafoy溃疡又称单纯浅表性溃疡,是引起上消化道严重出血的罕见病因之一,自1984年Gallard首次报告以来,有关资料日益增多,但国内至今报道甚少,我院自1986年5月至1990年6月,
为解决我国外语教育中存在的母语文化缺失问题,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研究,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文化输入的多元化;通过丰富教学资源
以温州大学E区二期学生公寓为试点工程,采用复合陶粒混凝土砌块为主要建筑材料,对自保温外墙的围护结构进行了节能设计。对试点工程热工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
升国旗仪式是初中德育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社是学校学生处管理下的社团,对学生德育工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学社应以升旗仪式为依托,对文学社团
当今全球面临着水资源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水利将会更全面地显示出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当人
当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创新的方法应用,就能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中和当前"碎片化"时代紧密的结合起来就显得比较重要,基于此,本文先就"碎片化"学习的
4月4日,炼化工程十建公司承建的恒力(大连)石化2 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工程项目 384 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 B)装置所有施工任务圆满结束,实现一次投料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过敏性紫癜(AP)为免疫性全身毛细血管炎性疾病。本组应用潘生丁(Dipydamole DPM)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今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本组为1987—1988年诊断为AP且尿常规正常的住
1998年6月-1998年9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以高水迎峰,上压下顶,峰急水猛,时长量大为特征,百万军民齐心协力,坚持到底,夺取了抗洪救灾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分析洪灾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反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