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元胞自动机和数据驱动的太湖蓝藻水华模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87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库富营养化及其导致的藻类水华改变了水体理化特性,破坏了生态系统完整性,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蓝藻水华的防治一直是湖泊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揭示水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及蓝藻水华的影响,建立水华动力学预测模型,模拟藻类时空动态,提升蓝藻水华应急管理能力。  论文以太湖、洋河水库和密云水库为研究实例,调查分析了三个湖库水质时空动态变化及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征,采用多元统计典范对应分析揭示了多环境变量与藻类种群结构的定性关系;应用小波相干性方法识别了太湖蓝藻与环境因子的相干关系及滞后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单点的预测模型和基于站点聚合的通用预测模型;最后,通过结合元胞自动机模式和遗传编程方法,模拟了太湖蓝藻的时空动态变化。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初步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定性相关关系。通过具有温度梯度和营养盐梯度的三个湖库对比分析,揭示了温度和营养盐浓度对藻类种群结构演替的作用。典范对应分析表明,pH、水温和营养盐为影响浮游植物种群分布的重要因子。具有相似营养盐水平的太湖和洋河水库,氮为影响蓝藻生长的限制因子;由于太湖的平均水温比洋河水库高3~4℃,导致蓝藻数量明显高于洋河水库。对于处于同一气候带的洋河水库和密云水库,由于洋河水库为重度富营养化,而密云水库为中营养化,导致洋河水库的优势种为蓝藻-微囊藻,密云水库的优势种为硅藻或者绿藻,磷为限制因子。  2)利用小波相干性方法识别了太湖蓝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干关系和滞后效应。结果表明,蓝藻与pH、水温和磷酸盐变化同步,无滞后;蓝藻与透明度、氨氮和硝氮的变化呈反相位,滞后时间分别为2天、3天和3天。同时,氮为夏秋季节蓝藻水华的主要驱动因子,尤其在梅梁湾氮为蓝藻生长的限制因子。  3)采用混合进化算法不仅较好地预测了蓝藻水华的发生,而且可以得到显式的数学表达式。基于单点的混合进化算法预测模型能较好的预测不同湖区蓝藻水华的时间和峰值,r2在0.62~0.83之间;基于站点聚合的通用混合进化算法预测模型对梅梁湾、竺山湖和西部沿岸区蓝藻数量较高的区域预测结果较好,r2最高为0.77。敏感性分析发现,水温为区分蓝藻生长季节(夏秋)和非生长季节(冬春)的标志;蓝藻生长与硝态氮和氨氮呈负相关关系,与磷酸盐呈正相关关系,氮为蓝藻生长的限制因子。  4)结合元胞自动机和遗传编程有效地预测蓝藻水华的时空动态。除了蓝藻含量较低的东部湖区以外,模型能较好的预测高含量蓝藻水华的峰值和时间;同时,模型能较好的捕获整个太湖的蓝藻空间动态,从而提升对蓝藻水华空间斑块形成机制的认识以及水华应急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大壁虎是壁虎科中最大的动物.在广西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大壁虎从三月开始鸣叫,直至九月底,五月份达到鸣叫的最高峰.此时的大壁虎彻夜鸣叫,在傍晚和凌晨形成二个鸣叫峰.单个大
器官移植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术后移植物长期有功能存活的主要障碍,因此排斥反应的发生机理和防治依然是移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产品和生存环境,但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严重削弱了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灾害控制、气候调节等服务功能,进而导致了水土流失、沙尘暴、地质灾害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原生动物多样性及其对放牧的响应和植菌昆虫Euops属卷叶象甲微生物组研究:  1.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原生动物多样性及其对放牧的响
该论文对大理白族、湖南白族、版纳傣族、德宏傣族、云南蒙古族和北方蒙古族六个少数民族群体mt-DNA上9bp缺失、Y染色体上DYS287和3个STR位点以及X染色体上7个STR的DNA多态性
大型电力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是电气设备绝缘检测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检测方法,但总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原因之一是由于变压器内部绝缘结构复杂,电磁环境十分恶劣,严重制约了对放电信号的有效提取;原因之二是放电脉冲信号是一个时变的量,其幅度、相位以及频率是起伏的,单次或有限多次的测量无法完整反映放电信号的真实特性,因此根据局部放电脉冲传播特性原理建立起来的各种电气检测方法难
该文通过对绿豆抑制剂-猪胰蛋白酶复合物的四方晶体结构测定和与三方晶体的结构比较,发现绿豆抑制剂分子两个刚性结构域之间的连接肽段具有较大的柔性,导致两个结合环的相对
快速城市化是当今中国的主要时代特征。截止至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51.27%,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栖息地。在这种城市化浪潮中,不可否认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得到大幅提高,但
作为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即著名的“全球变暗”现象。这一趋势并未持续至90年代,而是在80年
将水稻矮缩病毒(RDV)外壳蛋白基因S8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重组转移载体pVL1393-S8与线性杆状病毒AcRP23.LacZ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经过细胞体内同源重组、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