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c模拟物引导TNF-α促胆囊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具有杀伤和诱导肿瘤细胞生存的双重作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是TNF-α下游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决定TNF-α诱导的细胞生存或死亡通路。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发现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TNF-α-RIP1具有促进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而RIP1作为启动细胞生存及死亡的开关,如何引导TNF-α促胆囊癌细胞凋亡,目前相关研究未见报道。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 IAPs)是重要的E3泛素连接酶,c IAPs降解后,将导致RIP1与caspase-8和FADD结合,激活细胞的凋亡通路。鉴于此,本研究拟应用c IAPs抑制剂“Smac模拟物”,引导TNF-α促胆囊癌细胞凋亡;并从RIP1的完整性、RIP1 K48多聚泛素化以及RIP1不同的复合体存在形式,研究其产生凋亡的机制;通过动物实验探寻TNF-α联合Smac模拟物用于诱导胆囊癌细胞凋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将为胆囊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研究分以下三部份,统计分析使用Graph Pad Prism 7.0和SPSS 13.0.1软件进行处理,所以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第一部份Smac模拟物引导TNF-α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应用Smac模拟物抑制SGC-996、NOZ胆囊癌细胞c IAPs,实验均设3组:NC组、Smac模拟物组(S组)、TNF-α+Smac模拟物组(T+S组),作以下检测1胆囊癌细胞增殖情况CCK-8实验检测结果显示: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0.246±0.024)较NC组(1.589±0.155)及S组(1.605±0.119)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细胞试验获得相似结果。细胞单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38.000±10.440)较NC组(119.667±3.512)及S组(119.333±8.505)细胞集落数显著减少(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细胞试验获得相似结果。以上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抑制c IAPs后TNF-α可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2胆囊癌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凋亡检测实验,结果显示: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13.797±2.041)较NC组(3.837±1.645)及S组(3.910±0.660)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细胞试验获得相似结果。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在胆囊癌细胞的表达,提取细胞蛋白,应用相应抗体检测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结果显示,cleaved caspase-8蛋白: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1.080±0.043)较NC组(0.409±0.073)及S组(0.273±0.150)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eaved caspase-3蛋白:T+S组(1.199±0.121)较NC组(0.148±0.124)及S组(0.211±0.048)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eaved PARP蛋白:T+S组(0.960±0.033)较NC组(0.107±0.143)及S组(0.202±0.083)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细胞上述蛋白检测试验均获得相似结果。以上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未能诱导胆囊癌细胞的凋亡,但其可引导TNF-α促胆囊癌细胞高表达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等凋亡蛋白,促进细胞凋亡。第二部份Smac模拟物引导TNF-α促胆囊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实验设3组:NC组、Smac模拟物组(S组)、TNF-α+Smac模拟物组(T+S组),作以下检测1检测RIP1 m RNA和蛋白表达量通过RT-q PCR实验检测RIP1 m RNA表达: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1.657±0.143)较NC组(1.000)及S组(1.206±0.101)表达未见明显减少;而S组与NC组比较,RIP1 m RNA表达未见明显减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细胞试验获得相似结果。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IP1蛋白: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0.100±0.004)RIP1蛋白较NC组(0.892±0.205)及S组(0.975±0.271)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细胞获得相似结果。以上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TNF-α导致胆囊癌细胞RIP1蛋白减少与蛋白的降解有关,与基因转录无关,提示RIP1蛋白完整性被破坏。2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RIP1 K48多聚泛素化各组细胞经相应药物处理6小时后,收集细胞,在裂解缓冲液中裂解细胞。将裂解液与RIP1抗体和蛋白A/G琼脂糖凝胶在4°C孵育过夜。免疫沉淀反应后,通过免疫印迹分析RIP1 K48多聚泛素化表达。IP(RIP1)实验中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180684.800±10508.222)RIP1 K48位点多聚泛素化蛋白灰度值较NC组(105709.593±43573.571)及S组(113574.300±21305.339)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细胞获得相似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TNF-α导致胆囊癌细胞RIP1 K48多聚泛素化。3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RIP1复合体存在形式各组细胞经相应药物处理6小时后,收集细胞,在裂解缓冲液中裂解细胞。将裂解液与RIP1抗体和蛋白A/G琼脂糖凝胶在4°C孵育过夜。免疫沉淀反应后,通过免疫印迹分析信号复合体I和信号复合体Ⅱ各组分表达。IP(RIP1)实验中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26064.260±6758.389)信号复合体I中TRAF2蛋白灰度值较NC组(44563.217±7140.576)及S组(49825.120±6035.878)明显减少(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27710.983±10895.659)信号复合体I中TRADD蛋白灰度值较NC组(44106.193±3098.337)及S组(45598.597±2786.985)明显减少(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NOZ胆囊癌细胞可观察到同样的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TNF-α导致胆囊癌细胞形成复合体I减少。IP(RIP1)实验中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49814.367±5689.322)信号复合体II中caspses-8蛋白灰度值较NC组(20597.270±7111.896)及S组(31922.900±9510.947)明显增加(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GC-996胆囊癌细胞T+S组(47088.091±5881.572)信号复合体II中FADD蛋白灰度值较NC组(19737.123±6988.663)及S组(30722.834±4613.997)明显增加(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NOZ胆囊癌细胞可观察到同样的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TNF-α导致胆囊癌细胞形成复合体II增加。综合上述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引导TNF-α促胆囊癌细胞凋亡与RIP1降解、RIP1 K48多聚泛素化及形成复合体I减少、复合体II增加有关。第三部份TNF-α联合Smac模拟物对胆囊癌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构建SGC-996和NOZ胆囊癌移植瘤模型,约两周成瘤,皮下成瘤形成后,每隔3天应用游标卡尺测量瘤块的最长径和最短径,计算肿瘤体积。按肿瘤大小平均分组,每隔3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NS(PBS液)、Smac模拟物以及TNF-α+Smac模拟物,定期观察小鼠生存情况、负瘤大小。待移植瘤最大长至2000mm~3时,对小鼠进行安乐死,无菌条件下解剖裸鼠,完整剥离肿瘤,对肿瘤组织称重。并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后续实验。1胆囊癌移植瘤生长情况:胆囊癌移植瘤体积,SGC-996胆囊癌移植瘤T+S组(329.289±132.349)较NC组(1099.823±574.367)及S组(868.176±289.745)增长明显缓慢(均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胆囊癌移植瘤重量,SGC-996胆囊癌移植瘤T+S组(0.303±0.153)明显小于NC组(1.340±0.567)及S组(0.940±0.516),均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移植瘤试验获得相似结果。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TNF-α可抑制胆囊癌移植瘤生长。2胆囊癌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HE染色:胆囊癌移植瘤T+S组和S组可见成片的胆囊癌细胞出现核固缩、染色质浓聚和核破裂征象;在相同放大倍数的视野下,T+S组与NC组及S组比较,胆囊癌细胞计数明显减少,细胞间隙大,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TUNEL实验:相同倍数视野下SGC-996胆囊癌移植瘤细胞T+S组(91.614±2.960)凋亡率较NC组(1.489±0.207)及S组(32.163±2.017)显著增加(均P<0.0001);同时NC组与S组比较P<0.000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移植瘤细胞试验获得相似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相同倍数视野下SGC-996胆囊癌移植瘤细胞T+S组(0.029±0.002)cleaved caspase-3较NC组(0.010±0.001)及S组(0.017±0.001)明显增加(均P<0.001);同时NC组与S组比较P<0.00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NOZ胆囊癌移植瘤细胞试验获得相似结果。以上结果表明:Smac模拟物+TNF-α可抑制胆囊癌移植瘤生长,促进胆囊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结论】1 Smac模拟物引导TNF-α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诱导胆囊癌细胞凋亡。2 Smac模拟物引导TNF-α促进胆囊癌细胞凋亡与RIP1降解、RIP1 K48多聚泛素化、及形成RIP1复合体I减少、RIP1复合体II增加有关。3 Smac模拟物+TNF-α可抑制胆囊癌移植瘤生长,促进胆囊癌移植瘤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虽然在不断的进步,但是仍有一定的术后复发率。生物标志物如NT-pro BNP与房颤复发相关,但现有房颤复发风险评分没有纳入生物标志物。探讨包含生物标志物的ABC评分与房颤导管消融术复发的关系,指导临床医生更好的筛选手术病例,提高手术远期成功率。目的:探讨ABC评分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的预后因素,并确定放化疗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15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729例接受单纯放疗和放化疗的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总生存率和与生存相关的临床特征。倾向评分匹配分析用于平衡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之间基线特征的差异,以确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原发肿瘤体积、原发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M分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和保守治疗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 osus,PDA)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为更加合理规范地管理早产儿PDA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收治的生后72小时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有PDA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纳入标准:(1)出生体重≤1500g;(2)生后72小时诊
目的: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为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常用术式,其原理是通过把一侧的颈椎椎板打开使椎管扩大,为脊髓提供足够的漂移空间,从而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然而,后路椎板成形术并不能直接切除来自脊髓腹侧的骨化物压迫。尤其是对于颈椎管高侵占率OPLL(椎管侵占率≥50%)患者,目前文献报道的手术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血脂代谢水平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认识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提供临床依据及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经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收集102例研究对象,男性75例,女性27例。其中确诊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41至92岁,平均
目的检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 Binding Protein-C,MYBPC3)基因突变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构建lnc RNA-mi RNA-m RNA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
目的:研究颅颈区固定术后不同枕颈角组间矢状面参数变化和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脊柱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行颅颈区后路固定术且具有完整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患者共82人。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的颅颈区矢状面参数:枕颈角、C2-7角、C0-7角、C2-7 SVA、枕骨外耳道轴向角(O-EA角)、口咽部最窄气道间隙(n PAS)、T1倾斜角(T1s)、颈斜角(NT)、胸廓入口角(TIA)
目的:通过对腹部刀刺伤动物模型快速诊治的对照实验研究,探索消化内镜对开放性腹部损伤的诊治作用。方法:18只比格犬随机分为内镜微创组(n=9)和常规诊治组(n=9),均由造模组医师制作腹部开放性损伤动物模型,方法为:经脐置入消化内镜,在内镜视野引导下经体表刺入带有刻度的匕首,分别制作创伤大小及类型相似的单纯出血、单纯穿孔及出血合并穿孔的动物模型,每例仅有一种创伤。成功造模后,治疗组医师对实验动物进行
【研究目的】糖尿病性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之上发生的以局部皮肤破溃为特征的频发而棘手的糖尿病性慢性创面。虽然,临床上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如控制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控制感染和清除坏死组织等,但仍有7-20%的糖尿病性足部溃疡患者需要截肢。因此,对糖尿病性溃疡进行有效管理、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创面修复能力,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具有重大临床和社会意义。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及死亡率有关,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为肺栓塞保护因素,本文旨在探究新型炎症指标单核细胞计数与HDL比值(monocyte/HDL ratio,MHR)与肺栓塞病情严重程度及院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86例肺栓塞病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