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考察政治五大臣出洋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ge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对清末考察政治五大臣出洋的历史,进行全面、深入、具体的研究。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上谕,决定派出以载泽为首的王公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实际上,在多年前就有大臣向朝廷建议派亲贵大臣出洋游历,但是直到此时才得到真正实现。此上谕一经颁布,就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人们对清政府的这个举动议论纷纷。清政府此举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当时国内外有各种猜测。上谕颁布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清政府派大臣出洋关系密切,并影响了出洋的整个过程。   考察政治大臣花费两个多月时间进行出洋前的准备_L作,在动身时发生J,吴樾刺杀事件,此事件在引发报刊热烈评论的同时,对于大臣出洋产生了诸多影响。   经过许多波折,五大臣终于踏出国门。由于时间及经费紧张,而且责任重大,使团对考察方式及考察重点进行了规划。戴鸿慈、端方率领的一队使团主要通过参观的方式,重点考察了美国和德国,考察内容除政治外还尤其关心经济和文化方面;载泽、尚其亨、李盛铎等率领的一队使团将参观和听专家讲座结合起来,重点考察了日本和英国,考察内容以政治方面为主。从戴端使团考察美、德两国,泽尚李使团考察日、英两国的具体分析当中,我们可以了解使团在考察中的主要活动、被访问国对使团的看法、使团对被访问国的看法等等。   考察政治大臣回国后受到了人们欢迎,他们就政治、军事、教育等向朝廷提出了诸多建议。同时,通过撰写游记、编译书籍的方式,使团向国内介绍他们在考察中的收获,以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另外,在考察过程中,他们联络中国与各国邦交,并在协助清政府解决内政外交上的难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对五大臣出洋的过程进行细致的研究之后,本文从人员方面来进一步深入研究五大臣使团所具有的特点。《南方报》登载的英文文章对于五位大臣有详细介绍:五位大臣都具有开明的眼界,胜任于这次考察活动。这些文章主要是为了向外国人介绍五位大臣。在实际考察中五位大臣存在意见不合的情况,这影响了外国对他们的看法。五位大臣通过多种方式选调随员,这些随员中有懂得外语、具备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他们在考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员中的一些人对于清末民初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最后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戴端使团与泽尚李使团、五大臣使团与中国其它游历使团、五大臣使团与日本的两个使团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发现:戴端使团的考察比泽团更有成效,但是与日本的两个使团对比,则反映了其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滞后性。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工业化与现代化诞生之地的欧洲,其区域经济始终处于不均衡的动态发展之中。在战后50多年的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虽然其总体经济无论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
双边经贸往来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从中获取了大量利益。1949年,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的全面胜利,美国政府开始对华采取出口管制措施。此后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介
学位
祖先崇拜在拉美西斯时代突然兴起,它以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崇拜工具的出现和盛行为特征。本文的目的,就是主要通过来自麦地纳地区的材料,对这一时期祖先崇拜的特征进行探讨。 
学位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占领南京,与此同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沦陷和日军向下关进击是同时的,通过资料和调查分析,其中一部分屠杀是在下关进行的。本篇文章重
作为希特勒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希特勒的美国观念也体现了他思维中的许多特征:种族至上,逻辑混杂,深受历史、时代影响。本文侧重于从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思维自身的逻辑嬗变
学位
媒体与政治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媒体既是主办者表达主观意志的工具,又对政治和社会生活起着监督作用。探讨媒体与政治的关系,是新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可以促进媒体
1979年初红色高棉野蛮政权的覆灭重新让柬埔寨人民燃起了和平与繁荣生活的希望。然而,在接下来十多年爆发于柬泰边境的内战冲突使这个希望很快归于破灭。波尔布特政权被推翻
本文从河陇地域结构变迁的视角,运用区域历史地理与城市历史地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唐至清时期河陇空间分离整合的过程,透析了军事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设置的始末,探讨了其与所
学位
本文行文目的如标题所示,是要在彼特拉克《隐逸的生活》的基础之上分析彼特拉克的隐士观及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或者说,彼特拉克在人生道路的问题上如何体现一
学位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水系发达,历史时期湖泊洼淀广泛分布。经过历代环境变迁,如今只剩下白洋淀、文安洼等湖泊洼地的残迹。本文按照时代顺序,选取历史上具有代表件的先秦-两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