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兴诗——乡土营造仪式的组织与营造赞咒文的创编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建筑领域,乡土建筑与官式建筑研究存在些许不同。乡土建筑的研究重点,在于营造技艺的个体特征和区域、谱系及区划等核心内容。研究内容,大致可以以营造技术、营造习术与营造人员进行划分。营造技术主要包括建筑选址、地盘、侧样、细样等技术性特征;营造习术包括营造习俗、营造数术与营造文书等等;营造人员则包括匠师、风水师、主人与邻里。就当下而言,对营造技术的研究是充分的,但对营造习俗、营造习术的关注是不足的。本研究即是关于“匠俗”的研究。
  乡土营造仪式的研究是本文的重要内容与立论基础。前人的研究大多只关注营造仪式的道具、程序,希望透过对营造仪式行为与意象的解读获得对营造习俗的理解。部分学者用巫术的理论、宗教学的理论、仪式过程理论解释营造仪式。本文的研究将立足于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主的全国范围内的乡土营造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成果,并结合文化传统与大量案例,考察营造仪式的完整流程,对比各地营造仪式的特殊性,总结营造仪式的普遍性规律,最终获得乡土营造仪式的总体框架与系统结构,揭示乡土营造仪式的组织与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祀神”、“事鬼”主题的联系。
  乡土营造赞咒文就属于营造仪式的口头部分。前人低估了口头的营造仪式,而将乡土营造赞咒文视为纯粹的民俗现象与营造仪式的附属物。然而乡土营造赞咒文的创编是完全基于乡土建筑的语境的。立足于营造仪式的总结成果,本文将讨论乡土营造赞咒文的总结、分类、作用,并根据口头传统的成果,分析赞咒文的创编方法。与士大夫上梁文的比较研究将纠正前人因为对乡土营造语境缺乏了解,将赞咒文等同于流行于宋元时期的士大夫上梁文的错误认识,并揭示士大夫上梁文、敦煌遗书中的上梁文与乡土营造赞咒文的文本特征、性质与联系。
  乡土营造仪式与赞咒文在长期的乡土实践中的流变值得讨论。营造仪式历时性研究尝试指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营造仪式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乡土营造赞咒文的共时性研究成果将揭示不同地区的匠俗差异,并窥见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播规律。
  乡土营造仪式与赞咒文提供了理解营造文化传统的新角度。乡土营造仪式的产生依赖于巫术的逻辑与传统方术体系,延续了选择术的“趋吉避凶”的心理。乡土营造仪式对于表演的参与者与观众而言,承载着大量的社会记忆,也是一场狂欢。对木匠而言,则具有更为实际、功利的作用。
其他文献
河流和航道在滨水城市的发展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后工业时期的到来,制造业的转型以及工业生产中心的迁徙使得过去的大量生产型滨水岸线被弃置。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岸线再生作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举措被提出,希望以此恢复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活力。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工业码头通常具有靠近城市中心、空间线性分布、占地面积大、涵盖废弃工业建构筑等特点,为后续的岸线转型提供了绝佳的空
学位
伴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大学的不断发展,高校不再是一个隔离于城市之外的封闭空间,以高校师生及周边的城市居民为参与主体的校外学生街空间也快速发展起来。作为高校与城市联系的重要空间,高校校外学生街已成为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的城市在快节奏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城市功能转型和城市更新的问题,大学校区、城市社区、科技园区“三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模式被更多的城市所采纳和应用。高校“知识外溢”对周
学位
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紧缺,能源消耗量大,而建筑行业能耗占比较大,发展建筑节能意义重大。建筑是否能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是当下建筑节能提升与发展的目标。窗口的保温及隔热性能最差,在总的建筑能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外窗而损失的。因此,夏热冬冷地区提高窗口的遮阳效果,对于建筑节能意义重大。  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建筑节能及建筑遮阳的发展及研究概况。其次,本文分析了窗口
学位
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逐渐成为城市产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类型,越来越为各界所关注。创意产业具有小型化、集群化、都市化的发展特点,作为其物质载体的城市创意产业聚集区在各地不断涌现,并在空间层面上出现多种具有新的形式与特色的交往空间,这些空间成为聚集区内具有高利用率的场所。  本文先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研究问题,将城市创意产业聚集区内的交往空间作为研究对象
维也纳作为艺术之都,已经成为青年学者交流的国际化平台。引入共享住宅的理念,针对在维也纳中短期停留居住的国际青年学者进行设计,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开放和完善的交流平台。  目前所出现的一些关于通过快速和廉价地建造较低质量的小型公寓来降低生活成本,面临低品质建筑影响未来更多人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新的住宅理念,以便从环境、社会和建筑结构等各角度,为此制定长期的解决方案。  第一,根据共享建筑
如今,乡村住宅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十五”到如今的“十三五”新农村的建设始终在进行,随着“城乡一体新社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口号被依次提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性逐渐突出,对于农村住宅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化。浙江嘉兴,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在关于新农村建设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随着当下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问题不断凸显,有必要对嘉兴农村社区进行研究与探讨,从使用后评估的
学位
前导空间指以传统民居大门为核心的包括宅门前与聚落公共空间衔接的过渡空间以及门后与之紧密相连的门廊或门厅空间。在民居建筑中,往往存在多个出入口以承载不同的使用需求,但通常都会存在一条主要的入户空间序列,并通过诸多空间处理方式来体现宅主的身份地位或渲染特定场所所需的仪式感,蕴含着的丰富的营造匠意和高超的营造匠技。闽北地处浙、赣、闽三省交界,该地区民居在内的乡土建筑所呈现的建筑文化是层次丰富且多元并存的
学位
城市链接空间的概念出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桢栋的《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一书,指起到城市公共走廊作用的建筑内部空间,一般呈现为商业综合体的内部通道。广义的城市链接空间还包括城市交通空间(地铁站等)、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广场等)等,并包括以上多种空间的交集与接口空间。  广义的地下城市链接空间作为本学位论文重新定义的研究对象,目前学界对其的研究多以其它相近学科方向的形式出现,而完全符合本
滨水区一度为工业集聚区,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滨水工业区的居住化更新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柏林于1990年代提出“柏林水城”(Wasserstadt Berlin)计划,展开了位于施潘道湖和鲁梅尔斯堡湾沿岸的滨水工业区居住化更新项目。项目面积分别为206公顷和131公顷,如此大规模的滨水更新项目,在柏林绝无仅有,在欧洲也不多见。从更新时间和更新规模上看,“柏林水城”都可以为滨水工业区居住化更新的研
县城作为皇权所达最基层的城市,城市形态往往受营城的相关制度和实际地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浙江作为典型的南方城市,有着独特的文化地理特征,且明清时期在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较快。因此本文选取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所有的一般县城59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探索明清浙江县城的区域空间格局、城市建设情况、城市格局及主要建筑的规制。并通过与北方县城的比较,廓清以浙江为例的南方县城的地域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