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34份甘薯种质(包括1份秘鲁品种、1份美国品种、9份日本品种和中国的18份地方品种及5份改良品种)为供试材料,应用形态标记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探讨甘薯的遗传多样性。所得结果如下: 1.甘薯基因组DNA提取:本研究根据甘薯的特殊性,优化了适于甘薯基因组DNA的CTAB提取方法。 2.甘薯ISSR技术体系的构建:ISSR反应的体系为201μl;体系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45s,50-55℃1min30s,72℃1min30s,45个循环;72℃7min;10℃保存。 3.ISSR分子标记的PCR扩增:在34个供试材料中,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663条带,其中有401条多态性带,多态性百分率为24.1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6.73条多态性带。 4.甘薯品种的形态标记聚类分析:当第一等级D=6.54时34个品种分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和类群Ⅱ),两个类群中都包含了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和外来品种。当第二等级D=4.45时,又可将类群Ⅰ分为Ⅰ1、Ⅰ2、Ⅰ3、Ⅰ4、Ⅰ5和Ⅰ6 6个亚类(群),把类群Ⅱ分为Ⅱ1、Ⅱ2、Ⅱ3和Ⅱ4 4个亚类(群)。 5.甘薯品种的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当以第一等级D=0.34划分时,可以把34个品种划分为由30份品种组成的类群Ⅰ、两个品种组成的类群Ⅱ和两个由单一品种构成的个类(Ⅲ和Ⅳ)。当第二等级D=0.29时又可以把类群Ⅰ划分为6个亚类(Ⅰ1、Ⅰ2、Ⅰ3、Ⅰ4、Ⅰ5和Ⅰ6)。 6.形态标记和ISSR分子标记的相关性:形态标记与ISSR分子标记的相关性r=0.05,相关性极低,说明二者之间相关不显著。
其他文献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ap junction inhibitors on endothelium-derived but nitric oxide (NO)- and prostacyclin (PGI2)-independent vasodilatations ind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on pulmonary surfactants (PS) phospholipid synthesis in cultured lung explants. METHODS: L
本实验以棉花杂交抗虫品种南抗98-7为材料,以缩节胺正常化调,配合使用不同的外源调节物质组合,于初花喷施BF_1,花后15天喷施CC、NAA及CC与BF_1的混合液、NAA与BF_1的混合液四种组合;从产量与产量结构、成铃机理以及生理代谢等几方面,探索了组合外源物质对棉花成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不同组合外源调节物质处理对产量结构的调节效应,BC和BBC处理对铃数和铃重表现显著的增强效应,增产优势
AIM: To search tool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he model of nitric oxide (NO)-defective hypertension, and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rilmenidine, agonis
以辽宁省近年来新审定的和待审的共23个材料及对照品种辽粳294为试验材料,对杂交粳稻稻米的品质现状、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品质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和杂交组合的穗内品
稻米品质的改良不仅可以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改善人民的营养状况,而且还可以提高稻米的有效物质含量,间接起到增产的作用。水稻外观品质性状大多数是数量性状,常规的育种方法难以达到使基因得到迅速转育和聚合的目的,因此,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能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以鄂晚10号和大粒王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研究了籽粒性状的遗传基础,并用SSR技术对垩白率进行初步QTL定位,主要
AP2/EREBP类蛋白是高等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含有由60~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高度保守的AP2/EREBP DNA结合结构域。此结构域包含三个β折叠和一个α螺旋,通过与目的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中富含GC的顺式作用元件(如GCC盒、DRE元件等)相互作用,参与调控植物细胞周期、生长发育、细胞增殖、次生代谢、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及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多种信号途径。其中ERF转录因子β折叠的第1
变量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首先通过田间试验构建了精准变量施肥模型,再将该模型与GIS二次开发相结合,建立了基于GIS的村域水稻变量施肥决策支持系统,最后分别开展该系统的应用研究试验、基于两种变量施肥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旨在为水稻节本增效、提高田间精细化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农田
茶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氮素多,施用氮肥增产作用也最显著。据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资料,与不施肥比较,茶园单施氮肥,平均增产4.75倍,单施磷肥,平均增产仅2.7%,而单施钾肥,平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分子,它参与了多种生理活动。以3叶1心期的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从玉米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