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避名彙考》避諱學成就研究 ——以文獻徵引爲中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避諱學與文獻學的交叉,以避諱學經典著作《經史避名彙考》(以下簡稱“《彙考》”)爲研究對象,嘗試從徵引文獻入手,以“彙”和“考”两種敘述模式,分析《彙考》徵引避諱史料的主要内容,挖掘所引史料的内在特點,再通過徵引史料來歸納《彙考》在避諱學上的主要觀點,總結周廣業在避諱研究上的見解和發現,以期全面展現《彙考》在避諱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全文共包括五个章次。“緒論”部份主要介紹了周廣業的生平仕途、存世著述情況,回顧了《彙考》的研究情況,探索了《彙考》的著述動機,作爲進一步研究的基礎。第一章和第二章屬於文獻學視角的“彙”。第一章先分析《彙考》的徵引體例,具體包括全書的編纂體例、引文的徵引方式、徵引的常見體例和存在的問題。此章對《彙考》的體例進行了深入地探究,是進一步分析的先行工作,也爲讀者閲讀、研究和利用《彙考》指明了方向、規避了問題。在此工作基礎上,第二章引入四部分類法,展現了《彙考》徵引文獻的概況,詳論了徵引文獻的特点、避諱史料在四部中的分布情況和主要内容。本章根據所引文獻的内容特點,首次嘗試將紛繁複雜的避諱史料,細分作避諱原則史料、避諱法令史料、避諱現象史料和避諱研究史料。第三章和第四章屬於避諱學視角的“考”的闡論,分别就周廣業的避諱觀及其避諱學成就進行了論述。避諱觀部份,探索周廣業如何看待避諱現象。探索這一問題,有助於深入理解他在避諱方面的主張,以及爲何他在避諱研究上耗費極大的心血、取得不小的成就。第四章則由“彙”至“考”,對周廣業在徵引文獻後的考證與論述中所取得的成就進行了總結,主要包括周廣業對名號的重視、對避諱學基本問題的梳理、對不同時代避諱原則和避諱方法的論述、對避諱現象分專題的闡述,以及新發現的避諱學現象。其中有些是對周廣業的觀點進行總結,有些是對他行文之間偶及的觀點進行深入闡發,以期不埋没周廣業的觀點和所引史料的啟發意義。徵引占據《彙考》約一半的篇幅,而引文與周廣業觀點並非截然割裂,往往是先引再論,因此要釐清周廣業的觀點,必須先掌握紛繁複雜的引文情況。這也是本文先分析“彙”、再論述“考”的原因:先梳理文獻學上的引文情況,才能進一步探討周廣業在徵引這些材料基礎上所表達的避諱學觀點和取得的成就。同時,周廣業所徵引的材料又有其獨特價值,即其中豐富的避諱史料,因此本文又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統計和分析。“結語”部份總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闡發了對避諱現象特點的一些認識,并期待後來者能够進一步認識《彙考》在避諱研究方面的價值。
其他文献
学位
西塞罗在《论神性》中审慎地查验了罗马共和国晚期以理性自诩的主要哲学流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神性观。虽然在《论神性》中他没有具体阐述自己关于神性问题的看法,但他偏向斯多亚学派的态度和同为学园派学者的科塔的发言暗示他认同斯多亚“神性即理性”和把神视为内在于自然、以自身推动万物发展的本原的观点。《论神性》之后的《论命运》和《论占卜》是对《论神性》未竟之语的补充,它们表明西塞罗反对将神做物质化和
学位
学位
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因其晦涩的语言、神话性的结构和实验性的小说技巧,素来被奉为“天书”。文章认为,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主题或许可以成为解读《尤利西斯》的一把钥匙。以小说第九章中的斯蒂芬莎论为核心,莎士比亚主题使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实现了象征性的结合,暗示了小说本身被创造出来的艺术过程,也使得作者乔伊斯得以返回自己创造的艺术世界展开评论。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动机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