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作为与锂元素性能最接近的金属,资源更丰富且价格更低廉,这就使钠离子电池的造价更低,其储能机制也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相似,因此钠离子电池成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之一,近年来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钠离子电池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是,钠离子半径过大,使钠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质动力学慢,而传统的石墨负极容量过低,所以目前仍缺少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负极材料来进一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开发高性能负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过渡金属硫化物为基础,构筑了不同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材料纳米化,构建三维结构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作为信息网络技术的典型代表,正朝着网络分布广域化、应用环境极端化和节点功能多样化的多维方向不断发展。在信息网络中,以新能源技术来解决传统电池技术能量有限、维护困难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压电振动能量采集与转换技术作为新能源技术之一,凭借其结构简单、高能量密度、无电磁干扰、稳定抗疲劳、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等优点,在流体环境中为信息网络节点微电子器件的
学位
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持续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容量与分布式光伏发电渗透率显著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基于逆变器的交流光伏并网技术面临稳定性、效率与电能质量多重制约,而基于直流功率变换的光伏直流汇集系统因其潜在优势成为具备良好前景的技术路径,并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由于交、直流功率变换机制与物理特性的差异,光伏直流汇集系统在整体架构、变换器拓扑、运行、控制、保护方面均面临独特的问题与挑战。本文聚焦于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以及第四代核电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这些领域工作的结构部件在高温度、高气流量、强振动、高压力和快速热交替等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使用。苛刻的服役条件容易造成结构部件损伤甚至发生灾难性失效,应变测量是预测和评估构件耐久性和寿命的重要手段。薄膜应变传感器因其精度高、性能稳定、尺寸小、能够原位制备在构件表面并且不会对构件造成任何伤害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PdCr(Pd
学位
大量实际系统本质上都是非线性、控制受限且存在多种扰动和不确定性,对此本文研究了非线性系统鲁棒模糊模型预测控制及其相关问题,并将其应用于燃煤机组,以提高机组控制性能。本文主要成果包括:(1)针对非线性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间隙度的模糊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地考察非线性模型在一系列平衡点处的非线性情况来确定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点,使得所建立的Takagi-Sugeno模糊模型具有合适的复杂度和对非线
学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变得日益严重,为了更好地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利用,全世界都将发展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存储设备作为重中之重。目前,在已开发的各种能量存储设备中,可二次充放电的锂电池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和设计的灵活多样化,变得格外吸引大家的注意。在可二次充放电的锂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和锂空气电池最为重要,是最有望完全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充放电需求的储能电池。然而,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锂电
学位
石墨烯量子点(GQDs)具备高载流子迁移率、带隙可调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是决定器件整体的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一般认为提高活性层材料的激子分离效率、载流子传输速率等是改善器件性能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对GQDs尺寸的调控及表面和边沿结构的修饰能够有效调控其光电子性能,并使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中得到应用。同时,对于GQD
学位
近年来,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在100°C~250°C,可以加快电极反应动力学、提高催化剂抗CO中毒能力、简化水热管理系统并降低燃料的成本,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类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是高温质子交换膜,其要求是在对应的工作温度范围具有优异的质子传导能力,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并满足一定的机械强度。目前,商用质子交换膜(如Nafion膜等)在此工作温度下无法满足上述性能。相比之下,一
学位
杂红素包括杂红素A、B和C,是一类“非天然”的呈红色的生物碱,具有与灵菌红素类分子相同的4-甲氧基-2,2-双吡咯-5-次甲基部分和一个新的衍生自特胺酸(2,4-吡咯烷二酮)的C环。由于杂红素在2,2-双吡咯基序上嵌合特胺酸环形成的一种新颖杂合结构且具有的独特生物活性,引起了本论文对杂红素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兴趣。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杂红素是由宿主染色体上残余的red基因簇与异源的特胺酸生物合成基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成为研究酶功能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随着计算机和计算软件的发展,研究蛋白质结构、DNA、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酶-底物相互作用等复杂系统的计算能力日益提高。在本论文中,我们使用计算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来探索不同类型的生物系统。第一项研究我们针对幽门螺杆菌Cag A蛋白与肿瘤抑制蛋白ASSP2的相互作用进行药物发现的热点分析。在第二个研究中,我们
学位
电子在金属与半导体固体材料界面间的转移所形成的莫特肖特基异质结界面静电势,引导人们开发了新兴的概念型金属/半导体莫特肖特基催化剂。基于界面静电势引起的电荷在金属与半导体固体材料两端的有效分离,极大地促进了莫特肖特基催化剂在光催化和有机合成相关反应中的潜在应用。借助可控的莫特肖特基异质结界面静电势,设计和合成更多催化材料并深入研究其在更多重要催化体系(如气-固多相催化,电催化)的催化活性,将有助于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