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于铜矿物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由于铜矿物品位偏低以及实际生产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我国有大量铜尾矿资源。开发早期由于技术不成熟尾矿的品位较高,近期技术相对成熟,尾矿品位较低。因为尾矿的长期堆存,表面氧化等因素使铜矿物的可浮性下降,不同地区的铜尾矿矿石性质有很大差别。德兴铜矿为特大型斑岩铜矿床,本文以该铜尾矿为研究对象,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尾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对尾矿进行多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尾矿中铜的品位为0.139%;激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尾矿中粒度-38μm占65%左右,尾矿粒度较细对浮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采用XRD对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尾矿中铜矿物主要以硫化铜矿形式存在,也存在一定成分的氧化铜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是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采用电子探针对尾矿进行表面形貌及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有部分粒度极细的黄铜矿分散在尾矿中,但也有部分铜矿物与黄铁矿共生或被脉石矿物包裹。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流程对比试验、开路试验、闭路试验依次进行的方式对铜尾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尾矿在粗选过程中铜的回收率,提高幅度在10%左右;四硫化钠代替硫化钠可将粗选过程中的铜回收率提高3%左右;最终确定戊基黄药、丁铵黑药作为硫化铜矿物的捕收剂,水杨羟肟酸作为氧化铜矿物的捕收剂,MIBC作为起泡剂,瓜尔胶与羧甲基纤维素组合作为脉石矿物的抑制剂,最终确定磨矿-硫酸预处理-硫化-混合浮选-细磨-铜硫分离的浮选流程获得品位13.67%、回收率59.2%的铜精矿。分别采用泡沫分析仪和红外光谱作为辅助工具对起泡剂之间的浮选结果差异以及硫酸酸化预处理进行理论及试验分析。起泡剂之间的浮选差异主要是因为MIBC与松醇油的起泡能力的不同以及微细矿粒的夹杂,而硫酸预处理有效提高浮选回收率可能是因为矿物表面游离的-OH与硫酸反应,使本来矿物表面存在的-OH减少导致疏水性增加更易于浮选药剂结合,而这种反应发生在与硫酸接触的游离-OH没有选择性,因此硫酸的加入提高了回收率并没有增加产品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