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一家系基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lvin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 LGMD)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类型,分析可能与LGMD发病有关的基因。方法收集到1个疑为LGMD的家系,该家系患者为两兄弟,30岁左右发病,均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伴肌肉萎缩。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直接测序法对LGMD1A、LGMD1B、LGMD1C、DYSF、 LGMD1F和TT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两兄弟基因检测结果发现DYSF基因发现三处序列异常:DYSF外显子22的c.1827T>C (Asp809Asp)、外显子40 c.4008C>A (Ile1336Ile)和DYSF外显子23的c.2025G>A (Gln675Gln); LGMD1B基因有一处序列异常:外显子10, c.1698C>T (His566His); LGMD1F基因有两处序列异常:外显子6的c.759C>G (Leu253Leu)和外显子21的c.2661C>T (Ala887Ala)。LGMD1A和LGMD1C基因未发现序列异常。先证者Ⅱ-2的TTN基因有一处序列异常:c.63065G>A (Arg21022His),而其母和哥哥(Ⅱ-1)的该位点均未见异常。该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1.本家系检测到DYSF、LGMD1B和LGMD1F基因6处同义突变,TTN基因一错义突变,本家系LGMD的致病基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多个基因突变有关。2. LGMD是遗传和临床异质的肌肉病。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愈发受人关注,这也为高职院校政工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工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以此来促使自身
容重是粮油质量的综合标志,可以作为评定多种粮油品质好次的重要指标。我国北方以盛产高粱著称,国家质量标准中对高粱采用容重作为定等的基础项目,以正确体现其使用价值和依
在 1996,1997 年田间和盆栽试验的基础上,1998 年进行了不同中微量元素配方对早稻米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S, M g, Ca 与 N, P, K 组配,具有增产和改善米质的作用,尤以高 S低 M g 中 Ca 处理为佳,表
将玉米、小麦共生期压缩到最低限度,利用窄行清茬、宽行麦秸覆盖还田这一新的麦垄套种方式,(1) 以抑制杂草生长;(2) 减少水分蒸发简化管理环节;(3) 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通透
对水稻深施肥技术的节肥效果进行了分析,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莲江口灌区,水稻深施肥的用量为常规施肥量的60%,并视苗情、长势适当补施10%~20%的穗肥为宜,增收节支效果最佳。 The results of t
通过对冬牧70 黑麦不同播量试验,观察了其秋播后越冬性、适应性、籽粒产量及有关性状的表现,对在宁夏引黄灌区秋播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of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隐源性肝硬化的相互关系,以及2型糖尿病发生隐源性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就诊其中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隐源
高频振动筛是一种除砂效果好的轻便泥浆净化装置。整个装置由振源、支架、筛架三部分组成 High-frequency vibrating screen is a kind of light desilting mud cleaning d
根据甘肃省的统一安排部署,笔者所在学校从2010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刚接触到新课程,笔者信心百倍,踌躇满志,认为新课程不但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经过多次
当随同父母一起走在校园的路灯下时,学生会向父母介绍,学校的路灯是数字控制、定时开关,还会设计出让时控与光控同时控制的电路.当你坐在轿车里见到许多仪表盘时,学生会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