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应用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fe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是最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其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被誉为“药中之王”,是甘肃主要的地产药材之一,具有镇咳平喘、抗菌、抗氧化、抗癌及美白等多种药理作用。内生菌是指一类在其部分或全部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不使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地产甘草为材料,通过内生菌的分离,以期获得更具专属性的纤维素酶,将其应用于甘草活性产物提取中,并对分离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以期为甘草深层次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的内容具体如下:甘草中产纤维素酶内生菌株的筛选。以新鲜甘草为原料,通过甘草粉末、纤维素为基质设计筛选培养基,以刚果红染色法进行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以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进行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生物酶法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产酶菌株的鉴别。结果筛选得到20株内生菌,其中刚果红染色确定13个株菌可以产纤维素酶,且酶活力超过30U的菌株共有6个。用于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结果显示,菌株GG-3,G-0.5-1,G-1-1所产纤维素酶对提取促进作用明显,其中以菌株GG-3促进作用最好,进一步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显示菌株GG-3与Bacillus pumilus有99%的同源性。菌株GG-3的发酵以及产酶条件优化。以产酶菌株GG-3为材料,采用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吸光光度法测定菌体生长量,评价不同因素对其生长和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 H为7.5,碳氮比为1:2时,菌株GG-3生长最好;当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膏,p H为7~8,碳氮比为1:1.5时,菌株GG-3产酶最好;对所产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是40℃,最适p H是8。金属离子对GG-3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均有影响,其中Zn2+影响最为显著。生物法提取甘草中活性成分的工艺研究。以产纤维素酶菌株GG-3为出发菌株,发酵制备粗酶液并用以辅助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通过考察酶辅助提取中不同提取条件和不同酶解条件对提取甘草酸量的影响,最终确定酶解p H为8,加酶量24U/g,酶解温度37℃,单次提取时间为2h,提取时溶剂中氨性乙醇含量为30%,提取温度90℃时提取效果最好。进一步应用优化工艺提取的比较结果显示,菌株G-G-3所产酶对甘草酸的提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GG-3酶处理后提取较不加酶和添加市售纤维素酶分别提高了32.5%和31.3%,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以新鲜采集的植物甘草为材料,设计了9种培养基,采用组织研磨法分离甘草内生真菌。结果从甘草植物中共分离得到了128株内生真菌。其中,甘草根部分得88株,茎部分得15株,叶部分得25株。进一步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所得内生真菌分别属于Cephalospporfum sp.、Absidia sp.、Trichderma sp.、Alternnrin sp.、Rhizoctonia sp.、Helminthoid sp.、Aspergillus sp.、Scopulariopsis Bainier.、Geotrichum sp.、Paecilomyces sp.、Aspergillus fumigatus.、Fusarium sp.、Uncultured fungus、Meyerozyma sp.、Nectria sp.、Pichia guilliermondii、Didymella macrostoma、Ceratobasidium sp.,该结果也提示甘草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活性研究。发酵分离所得甘草内生真菌,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及还原力法评价了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法评价了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GS-7菌株发酵液、G-J-5和G-J-1菌株菌丝体的供试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了96.87%,97.60%、95.62%,与对照品清除率95.2%相当;GS-12、G-J-5、YS-4、GS-6和GS-10菌丝体供试样品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了96.70%、98%、98.32%、99.17%、97.74%,与对照品清除率95.3%相当,表现出了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YS-2、YB-3、YB-4发酵液与G-J-5和G-J-1菌丝体供试样品的总还原力与0.1mg/m L的Vc的还原力相当,显示出了较高的研究价值。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样品YS-6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达到链霉素的70%,其对地衣芽孢杆菌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达到青霉素的6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达到青霉素的79%;样品G-J-5菌丝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抑菌活性,达到青霉素81%,展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其他文献
在恶劣环境和各类荷载的耦合作用下,桥梁结构中常会出现各类病害,并最终导致桥梁性能的退化,因此亟需对其结构进行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由于其超强的抗拉性能和耐久性,常被用于桥梁结构的增强工程中,以提高桥梁结构承载力等方面性能。本文针对采用附加锚固的CFRP板增强混凝土板梁结构展开研究,研究了在沥青摊铺施工的高温作用后不同附加锚固
带钢镀锌生产工序中,需要消耗锌锭,而且近年来,锌锭价格居高不下,锌锭价格越高会使生产企业镀锌成本压力越大,统计发现镀锌钢板生产中消耗的锌锭成本约300元/吨钢,占镀锌工序生产成本的70%左右,降低镀锌生产线锌耗,可以降低镀锌生产线工序生产成本,形成核心竞争力。2016年7月份至12月份S公司镀锌生产线锌耗率在6%到8%浮动,平均水平7.34%,同期国内先进镀锌线的锌耗率仅5.6%,因此,需要对S公
山体滑坡、泥石流、粮食加工和药品生产等颗粒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颗粒材料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类固-液等不同相态,即使在流动状态下,其行为也与流体明显不同。为了研究颗粒流特性,需要建立一个连续颗粒流动模型。环形库埃特流是将颗粒限制在两个同轴的圆柱筒内,通过内、外筒转动使颗粒产生流动。目前国内外关于环形库埃特颗粒流的研究主要基于内筒转动的形式,由于内筒直径相对较小,产生的颗粒流动区域较窄
地面环境稳定是城市人居环境健康重要基础。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导致越来越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现象,但其地面沉降范围、大小、空间特征及其产生原因仍然存在不确定和区域特性。如何有效、快速、准确的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广州市南沙区为研究区域,首先利用34景Sentinel1-A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基于SBAS-In SAR技术监测2015年6月-2018年4月南沙区地面沉降情况,分析其
氧化沟是活性污水污泥处理中最常见的一种处理工艺形式,而在氧化沟处理工艺中最关键的机械设备是表面曝气机。其能决定着氧化沟工艺处理污水的效率。表面曝气机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拆解更换磨损件、方便维修及成本低等优点,在污水处理工业中被广泛的应用。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国内在氧化沟处理污水工艺中采用的表面曝气机还是以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居多,倒伞型表面曝气机的叶轮采用大角锥度、宽叶片直辐射布置,叶片的型面呈长方
近些年,我国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较为蓬勃,导致消耗了大量的商品混凝土,使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另外,由于城镇化建设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建筑废料,人们往往通过掩埋的方式来将其进行处理,这对于环境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再生混凝土这一新材料概念。它一则可以节省天然骨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二则可以使得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使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但鉴于再生混凝土的
目的:来自近些年的多项研究证明恶性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与患者自身全身性炎症与免疫功能障碍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即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对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手
城镇化是我国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村改居”作为加速城镇发展的一种重主要手法在当下占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我国村改居社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理论还不能有效地满足城镇化背景下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要求,从大环境背景来看,过渡阶段社区的针对性建设方面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背景,通过借鉴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社
背景及目的不明原因晕厥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中的难点,漏诊误诊率高,临床危害大。目前大多数患者很难通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确诊。研究显示,45%-80%的不明原因晕厥可能为心源性晕厥[27]。因此,研究有效的技术手段以提高其诊断率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植入性心脏监测仪(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ICM)技术的升级以及相关研究结果的发表,证实其可以显著提高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率[
Mn-Ni-In系列合金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类多功能材料,其集磁热效应和弹热效应等多功能于一体,在致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改善多晶合金的晶体择优取向,提高合金的功能行为,本论文通过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具有A强取向的 Ni45Co5Mn40-xIn10+x(x=0,1,2,2.5,3,3.3,3.4,3.5,4)合金。通过对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晶体结构、微观组织、磁性能及力学性能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