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位置对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活性有机碳在指示土壤碳库平衡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引起土壤有机质早期变化、表征土壤肥力与土壤质量、衡量土壤微生物生长于生物分解释放速效养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邵阳市水土保持所为研究区域,深入分析了土地利用和景观位置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红壤丘陵区典型地类——松林生态系统活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土壤有机碳的特征、确定松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评价土壤质量等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位置对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量碳在23.97~192.84mg.kg-1间变化,呈现出樟林>桔园>荒山>松林>耕地的变化趋势;从坡面分异看,5种土地利用方式存在差异。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在34.24~286.44mg.kg-1间变化,呈现出坡耕地>桔园>荒山>松林>樟林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趋势均有所差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1.03~3.20g.kg-1之间变化,以樟林土壤含量最高,为2.33g.kg-1;桔园次之,为2.20g.kg-1;荒山含量最低,仅为1.46g.kg-1;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坡面上表现出上坡>下坡>中坡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位置对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碳库管理指数均值的变化趋势为樟林>桔园>耕地>松林>荒山;从坡面分异来看,5种土地利用方式碳库管理指数变化除耕地外,均表现为上坡>下坡>中坡的变化规律,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趋势相似。(3)通过对松林生态系统小流域活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异规律的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与可溶性有机碳的平均值分别是6.58g.kg-1,1.92g.kg-1,129.44mg.kg-1和51.13m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31.16%,40.63%,65.71%和85.06%,均属于中等变异。研究结果还表明,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趋势,即在西北地区和沟道出现相对的高值区,坡面出现相对的低值区。
其他文献
近年来,海上石油污染呈现高频率,且污染程度和面积迅速扩大的态势,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灾难,对污染的评估和消除迫切需要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的观测数据来支撑。目前水体石油类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年加大了对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视程度,海洋渔业资源的产值也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中逐年升高。但在恶性竞争捕捞推高海洋渔业总产值的背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海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性。本人作为一名一线中职体育教师,对于此问题也作了相关的研究,本人
激烈竞争的市场,如何有效地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实现顾客购买是企业必须面临的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Philip·Kotler和Kevin·Lane·Keller(2006)提出,品牌资产可通由消费者的次
本文以江西南昌大象湖湿地公园昌南大道以南湿地生态保护带景观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昌南大道湿地生态保护带景观工程)中的彩叶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后发现该项目中运用的
中学物理教学中 ,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表现得广泛而顽固 ,对学生形成与掌握科学的物理概念影响极大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结合教学实践 ,阐述中学物理学习中的前概念问题
本论文以十七年描写城市生活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形象入手,分析城市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通过研究,达到如下三个目的:首先,以十七年小说中的城市形象为个案表现本时期东方都
为了掌握四川省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 ,找准发生引起心理问题和不健康因素的应激源及其特点 ,我们对消防部队基层官兵进行了心理问题调研 ,发现公安消防部队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如何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在分别对中美三个典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创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覆盖,各种互联网学习平台迅速发展。面对如此繁多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品德修养便成为亟待教育者解决的问题。只有推进德育为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