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关系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现实国情的城乡发展之路,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城乡关系思想,找准了城乡发展方向,激活了城乡发展命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彰显出无可比拟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以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实践为前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改革为核心,系统梳理并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演进,挖掘其中的内在逻辑并总结历史经验,对新时代继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系统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资源。从思想理论脉络入手,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合理借鉴西方学者城乡理论,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提供基础的学理支撑。二是着重挖掘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采取以城市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基础地位,实行城乡分立的治理体系,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探索城乡关系奠定了历史依据和实践前提。三是系统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演进。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这一阐述以时间演进为线索,以党的相关决议、政策、文件等为依据,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历史演进划分为以城乡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重点研究每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落实该思想采取的主要举措,从而对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演进做出整体分析,探寻其中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四是总结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基本经验。可以归结为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城乡发展根本方向、加强理论创新,完善城乡发展理论指导、立足“三农”实情,关注乡村发展重点领域、坚持城乡协同,明确城乡发展基本遵循、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城乡发展制度保障、重视人才培养,构筑城乡发展人才支撑六个基本经验,为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美好生活”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被提出,“生活”范畴成为学术研究热点。各学科都努力通过深入探讨此范畴为“美好生活”理论提供根基,在此情势下,向“生活”主题回归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讨论“生活”概念的经典文本。鉴于该著作内容上的未完成性,学者们从中发掘出马克思关于“生活”范畴的多维度关注,如工业生活、工人
学位
个人如何占有全面本质、人类社会何以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人们思考的现实问题。当前人类个体受复杂的物质世界和文化意识影响,面临理想缺失、新的异化、个体与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等诸多问题,仍不具备“现实的个人”思想的人性特质、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放眼望去,当代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始终是停留在市民社会中的有限自由。本文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以及马克思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学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离不开一支坚实可靠的干部队伍发挥关键作用。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目标,结合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的实践,农村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文
学位
市民社会是哲学话语语境中的基础概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直接触发了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分歧,并且奠定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基础。在充分肯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各自独立的基础上,马克思强调了市民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考察中逐步实现法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双重视角的有力衔接。本文试图以二者市民社会理论的微观比较为基础,从宏观视角转变中进一步捕捉彼此内在的超越关系,进而形成对市民社会问题的完
学位
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在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突出强调党的纪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把纪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就,进一步维护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凸显纪律建设的成就,明确了强化党的纪律建设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意义。回顾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党加强
学位
新时代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转变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我国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环境就是民生”的科学论断,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民生领域。围绕着这一全新的时代课题,习近平在各种场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民生建设理论,还能为党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生态民生建设提供理论指引。本
学位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党内军内和群众展开了政治动员实践,而这成为党在领导革命事业遭遇挫折转向农村后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路径。正是由于展开政治动员,党逐渐破除了革命队伍中部分人在遭遇挫折后的悲观失望情绪,实现了革命力量的深度凝聚进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地革命时期的背景进行分析,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于不同客体进行政治动员的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
学位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即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1]。国际建设项目多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的需要,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项目建设。而国内大部分总承包企业在设计水平、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过程是投资控制、工期控制
学位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社会动员,凝聚起了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推翻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深入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汇聚人心、凝聚力量,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社会动员的背景及条件、实践路径、作用、经验启示等多个方面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的历
学位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政党的鲜明标志。它是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治党、强党的重要内容,更是党作为百年大党得以永葆生机活力、团结壮大、实现长期执政的内在源泉。百年的辉煌奋斗历程充分表明,党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实现长期执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自我革命。自我革命体现了党自我重塑的决心意志和坚持真理、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党敢于接受时代挑战,进而达到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