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dsant卫星影像对于南京地区绿地演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保障,又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绿地空间在发展中不断遭到蚕食,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城市绿地演化研究作为城市绿地研究的一项基础内容,也同样受到很大重视,因为弄清城市绿地的演化特征、机制以及发展规律,它对城市绿地的监测,评价以及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价值。然而长久以来由于技术的限制,演化研究往往停留在定性层面,不能做到准确定量,而遥感卫星图像能够准确和快速的掌握绿地的演化动态,为绿地演化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绿地演化研究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有关于南京的绿地演化研究也持续有人关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或仅仅对绿地演化做宏观的定性描述,或在定量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时序较短,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也没有提及。为此,本文以Landsat卫星为数据来源,以5年时序为切片,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对南京1988年到2007年市域绿地演化作类型和空间上的分析统计,旨在为南京城市绿地规划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南京市域绿地在此20年间,总量减少,破碎度加大,城市绿地由圈层式布局向星型布局转变,南京绿地演化的关键时间点在1998年前后,前后体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  本文以较为等距的时序,对南京城市绿地演化做定量分析,此外也是首次对南京以新街口为中心30公里范围内,绿地空间结构的演化做出定量的分析和总结。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促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以及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后,在市场经济作用的机制下,随着城市化进程
大事件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城市空间重构需求日趋显著,大事件可以作为一种推动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被整合到长期发展战略之中,它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需求。在此过程中国内的规划设计经验、理论技术及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都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于是处于西方国家设计市
名山风景区是我国山岳型风景区中重要的一类,它的自然文化遗产双重价值,它的数量之多,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遗产所无法比拟的。本论文主要通过风景景源的评价、风景区的分区规划
勒·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同时也是优秀的城市规划家、艺术家甚至是反思人类现状的哲学家。然而,对于柯布西耶的研究,特别是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对柯布西耶在
本文的研究缘起于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的一项名为“南京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塑造控制研究”的研究课题,以此课题为基础的硕士论文《街区整合度控制要素研究》首次提出相关度的概念用
伴随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利用面积的不断增长,原本的的林地、草地、水塘、农田等不断被硬质铺地、水泥、沥青等人工材料所代替。这样对地球表面的城市化
城市发展是城市问题不断产生并得以解决的过程,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市空间环境的再定义与再创造。城市空间景观再生研究以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多元价值观认识为出发点,结合景观
城市和农村作为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一对孪生子,从产生开始就各自沿着不同的路径前进。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
楼阁是古代木构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南京城的历史上曾经十分繁荣,对古代城市空间的构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南京历代方志及相关文献的整理辑录,对历代公共性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