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布啡和酮咯酸用于开腹结直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腹部开放性手术是最痛苦的手术类型之一,患者术后中重度急性疼痛发生率高达60~80%,术后3~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亦达15~40%。在诸多导致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因素中,因手术操作造成皮肤及腹壁损伤所致的切口痛是开腹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来源。术后患者的呼吸运动及日常活动等产生的皮肤牵拉刺激会进一步加重切口疼痛程度,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躁动、失眠等不适反应,甚至出现伤口撕裂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降低了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因此探寻有效的术后切口镇痛方式尤为重要。切口局部浸润(Local wound infiltration,LWI)是一种将局麻药和(或)其他药物注入切口部位的镇痛方式,阻断神经元膜钠通道,在产生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全身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LWI存在镇痛时间短、镇痛效果和安全性尚有争议等不足,而安全有效的佐剂对于进一步提升LWI效果和研发长效局麻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和其他药物相比,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药理学特性均以镇痛为主。纳布啡和酮咯酸分别作为其代表性药物用于LWI对开腹结直肠这类大切口手术的术后急慢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是否能够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和安全性等方面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比较和评估纳布啡和酮咯酸作为LWI佐剂对开腹结直肠术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择期行全麻下开腹结直肠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124例,男性58例,女性66例。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受试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C组,41例)、纳布啡+罗哌卡因(N组,42例)、酮咯酸+罗哌卡因组(T组,41例)。在缝皮结束前,由不参与本研究的同组外科医生行LWI(每侧切口按切口长度每1cm注射1ml药物)。三组患者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当镇痛效果不满意时[数字等级评分(NRS)≥4分]采用补救镇痛措施:肌肉注射5mg吗啡;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予托烷司琼。观察并记录以下指标:(1)患者身高、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2)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和术后三天的补救镇痛率;(3)术后2h、4h、8h、12h、24h、48h和72h各时刻的静息和咳嗽时的NRS评分;(4)患者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情况;(5)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正常饮食和住院时间;(6)影响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7)恶心呕吐、局麻药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研究结果与T组和N组相比,C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4h、8h、12h和24h的NRS评分(无论在静息状态还是咳嗽时)、术后第一天补救镇痛率、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CPSP)程度、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N组相比,T组仅在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程度和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余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2h、48h和72h的NRS评分(无论在静息状态还是咳嗽时)以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间三组均仅有少数患者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情况(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和伤口感染化脓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吸烟、未添加佐剂以及术后24h的NRS评分≥4分是开腹结直肠患者术后3个月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准确预测率93.3%,具有较高的敏感度(78.3%)和特异度(90.6%)。结论(1)在开腹结直肠手术中,酮咯酸和纳布啡作为LWI佐剂在延长镇痛时间、缓解术后24h急性疼痛程度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作用效果相当;(2)与无添加佐剂相比,加入酮咯酸或纳布啡均可降低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酮咯酸作为LWI佐剂对慢性疼痛的抑制效果可能更好,但这一结果需要被谨慎解释;(3)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女性以及吸烟可能是开腹结直肠患者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在开腹结直肠手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行LWI不会引起术后伤口感染。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承载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要搞好基础教育,必须首先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要始终坚持
切斯特·朗宁先生是加拿大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见证了中国在几十年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推动加拿大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中加建立外交关系做出了积
目的:观察柴枳龙牡汤联合激素与环磷酰胺对于狼疮性肾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项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14~70岁狼疮性肾炎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的患者66例,按随
本文是一篇案例型论文,包括案例、案例分析、案例使用说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案例,运用写实的手法,介绍了案例对象ZZ公司的创始人、成立背景、发展目标和愿景,以及当前的发展
本项目包括英译汉译文和翻译报告两部分。英文原文文本选自奥黛丽·朗宁·托平女士所写的《中国使命: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到人民共和国》一书。作者奥黛丽·朗宁·托平是美国
目的1.构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干预方案。2.探讨干预方案对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照顾者负担及脑卒中患者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为社区脑卒中照顾者和患者进行相关
目的:本文拟用“通络止痛汤”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并与之对比,观察活动期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于疗程前后观察入组者症状、体征,及血沉
龙血树柴胡(Bupleurum dracaenoides Huan C.Wang et al.)为近年发现的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 L.)新种,根茎部位木质化显著,存在药用开发的潜力,具有进行化学成分研
本次翻译实践的文本选自山下凯伦的处女作《穿越雨林之弧》。该小说自出版以来,在各国被广泛阅读,并于2017年再次印刷出版,但目前尚无中文译本。该作品的引进能为致力于研究亚裔美国文学的国内学者提供参考。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穿越雨林之弧》中环境描写的翻译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源文本,并分析了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然后具体描述了在翻译环境描写中遇到的难点,即:专有名词较多、长句结构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对口译的需求量激增,口译员的地位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随着文化转向运动的兴起,口译员的主体性问题开始吸引业界的兴趣,学者们开始逐渐关注这一领域。作者引入联络口译中译者主体性这一话题,译员是联络口译中的主体。而不再是以前的简单的“传声筒”。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制约因素,以及高度浓缩概括性的中文表达,使得翻译难度偏大。口译员此时需要传递不同的语言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