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谈“待遇表现”的汉译——以谷崎润一朗的汉译作品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中日两国共处亚洲,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在语言表达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本论文拟以日语的特征表现之一——“待遇表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中日两国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异同进行比较,透视两国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针对“待遇表现”的研究,至今,两国的研究者多以语言学为视角,集中对其特征进行梳理,对与人际关系的联系进行分析论述。而本文拟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针对日语的“待遇表现”在汉译方面表现的规律、特征进行归纳梳理,并对分析结果做出较为合理的诠释。   日本近代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是完美地表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作家,他的两部代表作--《细雪》和《春琴抄》出场人物身份各异,地位相差悬殊,会话集中,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日语中“待遇表现”的特征。此外,两部作品的汉译本较多,这些是本文选择其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一、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此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本的选取依据;二、阐述了“待遇表现”的定义、特征及分类;三、针对语言、文化的定义、以及二者与翻译的内在联系进行了阐述;四、针对《细雪》和《春琴抄》两部文学作品中的“待遇表现”的汉译结果做了归纳和分析。结合具体翻译实例,从文化角度分析阐述其汉译特征;五、为本论文的结论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日语原著及汉译本的分析比较研究,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日语“待遇表现”汉译时会出现“可译”和“不可译”两种情况;二、在“可译”的情形中,相对于日语原文的“公式化”、“固定化”的特点,译成汉语时则表现为:“非固定化”、“灵活性强”的特征;三、日语的“待遇表现”在汉译时,“不可译”现象所占的几率较高,即“不可译”情况是“待遇表现”汉译的一个显著特征;四、中日两国所隐含的民族文化因素是产生各自语言表现特征的主要原因。等级、秩序鲜明,上下、内外关系森严,独特的民族“依赖”情结和“恩惠”意识,是日语“待遇表现”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而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贵贱的君臣思想没能被传承到中国的近现代,“民主”、“平等”的近代思想和“十年文革”使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为此,汉译在“待遇表现”上,出现了与之相应的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对汉语截省句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基于三个研究问题展开:(1)疑问残余在汉语截省句中是否存在不对称现象?(2)汉语截省句中关联语有何限制?(3)汉语截省句是否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实施中央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加强监督检查,坚决维护中央的权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230M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传速率提升后出现的“高速未高效”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标模式的无线系统数传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MAC层帧结构.本方案
“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观点及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也被称为“关于话语的话语”。近年来对于元话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学者们的重视。实证方面
人类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的话语特色经常被学者研究、分析,礼貌现象就是其特征之一。本文在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美国中产阶级女性在家
在差错控制域中RS(255,223)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线性分组循环码,具有很强的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的纠错能力。设计中运用FPGA技术,使用Verilog HDL硬件设计语言实现高级在轨系统(AOS)中的RS译码器,着重介绍了RS译码器中改进结构的关键方程求解算法(uiBM),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无逆Berlekamp-Massy算法(iBM)和Euclidean算法(EA)相比,不仅关键路径延时较小,
格罗丽亚·内勒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她通过对不同黑人男女角色的细致描写,不仅表现出了黑人的困苦生活和内心挣扎,也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黑人为了生存和
在今年的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中,宿迁日报选送的评论作品《奢求深呼吸背后的民心之痛》获得了二等奖。这篇评论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奖,紧扣“地方元素”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段时
语言迁移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重要性已经在英语教学领域得到普遍认可。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四种形式:促进、错误、回避和过度使用,其中“
在当今时代,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大众话语日益频繁地介入社会过程,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新闻传播在当今社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闻促进信息交流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