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氮化硼纳米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器件原理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和氮化硼纳米管具有独特的几何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力学和化学等性质,是构筑纳米器件的重要材料。本文利用从头算量子分子动力学、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以及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混合模型,结合经典力学分析的方法对碳纳米管的轴向高频振动、氮化硼纳米管的电致变形和电磁中性分子的电驱动原理进行了大规模并行计算模拟和理论分析,尝试探索碳和氮化硼纳米管中存在的物理力学耦合行为,以及这种耦合行为在纳尺度器件开发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1)碳纳米管轴向高频振动的研究:人们对碳纳米管的高频振动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量子分子动力学的检验,并且对振动受机电耦合效应的影响也了解甚少。本文以碳纳米管的轴向振动为例,利用从头算量子分子动力学对其振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轴向振动受轴向电场的影响较小,而受电荷注入的影响较大。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能较好地描述该振动的主要特征,然而对振动的本征频率的预测与量子分子动力学的结果相比仍有差别。此外,对振动受机电耦合效应的影响,特别是有电荷注入的情况,经典分子动力学不能给出合理的描述。选择合适的参数,弹簧-质量块模型和空心杆模型对轴向振动的基频也可以给出较为准确的预测,然而对于高阶模态,上面两种模型的误差都比较大。此外,利用碳纳米管的轴向高频振动行为,我们提出了一种太赫兹辐射源的工作原理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氮化硼纳米管电致变形的密度泛函研究:寻找具有大应变能密度的智能材料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利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方法对氮化硼纳米管的电致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轴向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并且在实验中可以达到的电场强度下,锯齿型氮化硼纳米管的轴向电致变形可达4%,相应的体积功密度比目前已报道的聚合物智能材料的最高值要高100倍以上,比传统压电陶瓷材料要高出3个数量级。氮化硼纳米管的电致变形源于逆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并且后者引起的变形量可达前者的两倍。考虑到氮化硼纳米管良好的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以及绝缘性,它有望成为一种极富潜力的纳米智能材料。3)电磁中性分子电驱动原理的探索研究:对纳米和分子机器的驱动,特别是对电磁中性分子体系的驱动,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和技术难题。它们不含净电荷或磁距、磁畴或电畴,因此不能用均匀的电场或磁场来进行驱动和操作。本文利用半经验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通过控制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单壁碳纳米管上的电荷分布,可以改变它与内部中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实现对中性分子的驱动和操作。当碳纳米管带上均匀分布的正电荷时,可以将其内的中性分子打出;而当它带上均匀分布的负电荷时,则不能将内部的中性分子打出,然而却能将位于其开口端附近的中性分子吸入。这些发现有望为纳米器件和系统的驱动和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机制。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热潮,经过多年发展,房地产业已迅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房地产
做好职业生涯管理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潜能,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而且还能够使员工与企业职业需求相匹配,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此点,
针对小型无人机的航拍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机载云台控制系统,实现了通过地面PC的键盘操作来远程控制云台姿态和摄像机参数。根据地面接收到的实时图像信息,手动给定云台
<正>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空前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
目的回顾分析48例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探讨降低双瓣膜置换术的手术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2003—2006年7月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48例,全组采
家庭金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家庭在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与金融资产配置及其影响因素是家庭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不仅是一种受各种经济因
目的 探索对社区中老年 2型糖尿病的营养干预措施 ,更加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从某社区选取已确诊的非住院 2型糖尿病患者 60例
<正> 平山一号墓出土有铭刻的铜器五十余件。其中方壶、大鼎和兆域图铜板的铭文都在四百字以上,圆壶铭文二百余字。方壶和大鼎是中山王(?)所作,圆壶从圈足铭文看,也应作于王(
<正> 作为一篇好的译文,它的读者在阅读之后所获得的概念理应与原文读者所获得的概念相同;如果是文学作品,读者应获得同样的艺术感受。但事实上,这只能作为翻译标准中一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