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海洋”与“火”意象分析 ——以《潮骚》《金阁寺》为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派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因其在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独特、唯美的文学世界,使得他在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并且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纵观三岛由纪夫的文学创作,可以发现,“海洋”与“火”这两个意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以《潮骚》和《金阁寺》为例,《潮骚》中的“海洋”与《金阁寺》中的“火”不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的组成部分,更是作家表达内心独特感受的重要载体,可以说,这两个意象代表了三岛由纪夫文学创作思想的双重性:生与死,青春与毁灭。作为二战后日本文坛出现的怪才,三岛由纪夫及其作品都是不可忽视的耀眼存在,特别是三岛复杂怪异的美学思想,不断吸引着国内外评论家的目光,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本论文主要以三岛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海洋”与“火”意象为切入点,分析这两个意象在《潮骚》与《金阁寺》中分别具有的象征意义,以期对三岛作品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三岛由纪夫及其作品,了解作家的成长经历对后来的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作品背后展示出来的作家本人的文学观与审美观;其次,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三岛由纪夫作品的研究情况,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找出侧重点与未尽之处;再次,基于三岛由纪夫作品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文学价值与学术意义;最后,阐明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为东西方文学传统中的“海洋”与“火”意象,以及这两个意象在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应用情况。本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意象的概念,重点分析“海洋”与“火”这两个意象,解释这两个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意象的由来以及在不同文化中具有的不同内涵。第二部分研究三岛由纪夫作品中出现的“海洋”与“火”意象,点明这两个意象对作品中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的重要性。第二章主要研究《潮骚》中的海洋,作为三岛作品中海洋描写出现最多的作品,《潮骚》中的“海”意象是三岛所有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在这部作品中,大海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活力与健康的象征;爱与美的理想世界;讲求实际的海之子。在本章中,主要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海洋在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三岛海洋描写的独特意蕴。第三章延续第二章的方法,主要关注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火”意象,在有关火的作品中,《金阁寺》较为突出,本章主要分析“火”意象在该作品中体现出的三个不同方面:火的恩培多克勒情结,火的毁灭意象,以及火所代表的精神虚无性。与第二章一样,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火的这三种不同象征意义在《金阁寺》中的具体体现,阐明三岛在《金阁寺》中展现出来的美丑对立。第四章主要阐述“海洋”与“火”这两个意象对三岛由纪夫美学思想的重要意义。三岛的美学思想可以总结为两个方程式:生+青春=美;血+死=美,并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美学思想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日本传统古典主义,二是希腊古典主义文学。“海洋”与“火”作为一对相反的意象,分别代表了三岛由纪夫生与死的两种对立美学。
其他文献
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决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传统上对人力资本质量的研究只考虑到认知能力,一般使用考试分数、智商水平或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来衡量。然而,认知能力无法全面代表个人能力,社交技能、成就动机、自尊、领导力等相对独立于认知能力的非认知能力也会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和成就产生巨大影响。青少年时期是非认知能力干预的“黄金期”和“敏感期”,这一阶段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在三十五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和中篇小说,并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日记和书信文字。陀氏的创作生涯以流放西伯利亚(1849~1859)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地下室手记》(1864)是陀氏流放西伯利亚十年之后创作的第三部作品。因其蕴含的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抓手,优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定离不开对学习时间的投入,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在本科生的学习和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从时间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寻社会时间如何影响着优秀本科生的时间认识与时间行为,进而归纳总结出优秀本科生的社会时间行为模式,试图为社会时间理论的实践研究以及优秀本科生的前期识别和培养提出微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获取本
人才是强国之本。高质量高水平人才是一个国家实现发展目标、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国家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它最终决定着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实现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教育与培训制度,是新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治理议题。影响一个国家人才培养和供给状况的因素非常多样和复杂,而资格框架制度以及它所体现的价值理念则在根本上决定着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发展中,
《论语》中的“安”是对夏商周三代“安”的思想的继承,并对后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安”作为与人的生存经验紧密联系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人对自我生存境遇的整体领会,是人的一种原初的基本情绪。同时,其否定形式“不安”既具有原初的基本情绪的含义,又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视为这种情绪进一步的分化和展开,即呈现为人多种多样的情感(如“喜、怒、哀、乐”)。与“不安”展开后的丰富性相比,“安”的状态具有“单一性”:不论为
黑格尔的“精神”概念作为物与世界的内在统一性最高程度上表达了哲学对真实(自在自为的真理)的追求。精神的事物决定了自身的发展进程的必然性,这个进程是包含各要素和环节的具体的过程。黑格尔在艺术哲学中将艺术美定位为“理念”及其运动,艺术美被作为哲学意义上“真实的东西”来理解。艺术美的发展内在于真理的发展过程,艺术美的发展映射出“精神”的进程。本文的观点是:艺术美是一个真实的概念。它的感性要素内涵丰富,兼
探讨孕期体力活动的历史脉络、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孕期体力活动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梳理孕期体力活动的历史脉络,进一步分析、验证其对母婴健康效果以及对其存在的争议进行剖析。结果与结论:国内外关于孕期体力活动与母婴健康的研究,强度多为低、中强度,时间30~60min,频率3~5周/次,高强度体力活动研究较少。孕期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妊娠糖
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因地理位置优越,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民族都在此居住过,所以也被称为“包容的西班牙”,他们将来到这里的外族文化都吸收了进来并逐渐融合,这也使得西班牙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但在19世纪以前,西班牙民族音乐并不为人所知,直到19世纪民族音乐开始兴起,以阿尔贝尼兹为首的一群西班牙民族音乐的创作者才开始将它们带到国际的舞台上。本文分析的《西班牙组曲》op.47与《伊比利亚》正
银行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理财资金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理财业务多层嵌套,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隐性刚性兑付和责权扭曲等问题使得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如何对银行理财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有效进行银行理财市场的风险管理意义较大。本文以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以测度其系统性风险为研究目的,首先对银行理财市场的风险测度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银行理财资金的
本科教育阶段是激发学生研究热情、提升学生科研素养的关键阶段。而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本科生的科研投入程度与科研能力都远未达到应有的标准,与此同时,成就动机和研究方法对科研绩效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因此,本研究通过对313名本科生的调查,在考察本科生成就动机、研究方法和科研绩效的特点的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研究方法在成就动机与科研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十位本科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