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菌素对中国人群的膳食风险评估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总结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最新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农药膳食风险评估的~步骤,对多杀菌素进行了危害性鉴定、危害性描述、接触评定和风险描述等多方面研究。根据所获得的残留数据和我国最新的膳食结构调查结果,进行了多杀菌素对中国人群的接触量评定。最后根据接触量评定的结果和危害性鉴定和描述的结果对多杀菌素对中国人群的膳食风险进行了描述,并推荐了多杀菌素在棉花、甘蓝和茄子上的最大残留限量。 用<14>C标记的多杀菌素A和D研究了多杀菌素在甘蓝中的代谢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多杀菌素A和多杀菌素D在甘蓝中迅速降解,施药后2.5 h分别降解59.4%和52.0%,降解主要是由光水解引起的。施药3 d后多杀菌素A和多杀菌素D在甘蓝中的降解率分别为74.8%和72.1%。这说明多杀菌素A和多杀菌素D在甘蓝体内降解迅速。施用多杀菌素A和D后0~34 d叶片组织的有机相提取液中放射活性不断降低,组织中不可提取的放射活性不断增加,水相提取液中放射活性从0~3 d明显增加,而3~34 d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多杀菌素代谢不断深化,并与植物组织结合形成不可提取代谢物。各提取阶段中多杀菌素A和多杀菌素D的有机相、水相和植物组织中放射性物质的分布相似,在硅胶填充柱、C18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多杀菌素A和多杀菌素D的有机相、水相和植物组织中放射性物质的组成也相似,这表明多杀菌素A和多杀菌素D在甘蓝中具有相似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用硅胶填充柱、C18固相萃取柱和HPLC分离,用标准参照物质通过TLC和HPLC方法定性,质谱确证明确了多杀菌素A在甘蓝体内的代谢产物。多杀菌素A在甘蓝中代谢可产生多杀菌素B、多杀菌素K、含量较低的N-甲酰基多杀菌素B和多种极性分子化合物。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从水相中分离得到多杀菌素A,这说明多杀菌素A与植物体的糖苷或肽类形成了共轭残留。用酸洗纤维(ADF)水解制备得到放射性葡萄糖脎,证明多杀菌素与植物组织结合发生深度降解和生物转化,已成为植物组织的组成部分。多杀菌素在作物中残留物的界定为多杀菌素A和D。 多杀菌素在棉花上的残留试验表明,多杀菌素在棉籽中的残留量很低。多杀菌素按推荐最高剂量或1.5倍推荐剂量施药3~4次、问隔期7~14 d喷药,多杀菌素B、D、B ofD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低于最低检出浓度0.01 mg/kg);多杀菌素A除在2003年山西试验点的一个处理中检出0.02 mg/kg外,其余处理均未检出。多杀菌素在棉叶中降解很快,多杀菌素A的半衰期为1.2~1.9 d,多杀菌素D的半衰期为1.4~2.3 d。在批准的良好农业措施条件下,多杀菌素在棉籽中的残留量均小于检测限。但在2倍剂量下,7 d的间隔期内,可测得残留量为0.02mg/kg。用于膳食风险评估的监管残留中值(STMR),应为检测限,即0.01mg/kg。 多杀菌素在甘监上的残留试验表明,正常推荐用量情况下,施药3~4次,施约后7 d多杀菌素各组分的残留(小于0.002 mg/kg)均未检出;施药后3 d多杀菌素的残留水平在0.0312~0.0634mg/kg之间;施约后1 d多杀菌素的残留水平在0.1290~0.1684 mg/kg之间。在推荐用量的2倍用量情况卜,施约3~4次,施药后7 d,除活性组分多杀菌素A还有很低浓度(0.0076~0.0092 mg/kg)检出外,其余各组分均未检出;施药后3 d,多杀菌素残留量在0.1030~0.1242 mg/kg之间;施药后1d,多杀菌素的残留量在0.2406~0.2494 mg/kg之间。多杀菌素在甘监中的降解速度比较快,多杀菌素A在甘监上的半衰期为0.7~1.3 d;多杀菌素D在甘监上的半衰期为1.2~1.6 d。用于膳食风险评估的监管残留中值(STMR)为0.103 mg/kg。 多杀菌素在茄子上的残留试验表明,按推荐最高剂量或2倍推荐剂量,多杀菌素A残留量小于O.120 mg/kg,多杀菌素D残留量小于0.018 mg/kg。多杀菌素总残留除了在高剂量区检测出一个最高值0.138 mg/kg外,其余残留量均低于0.065 mg/kg。多杀菌素在茄子中的降解速度比较快,其中,多杀菌素A在茄子上的半衰期为0.8~1.2 d,多杀菌素D在茄子上的半衰期为0.5-0.9 d。用于膳食风险评估的监管残留中值(STMR)为0.045 mg/kg。 应用最新的中国膳食调查结果,并假设所有的棉籽都加工为棉籽油而被食用,且多杀菌素残留在加工过程中没有降解,消耗棉籽油、甘蓝和茄子的量等于消耗植物油、浅色蔬菜和深色蔬菜的量,在此条件下估算多杀菌素残留摄入量,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在中国人群膳食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TMDI)为0.417 mg/day/person。多杀菌素对中国人群膳食估算每日摄入量(EDI)为0.024me/day/person。 WHO、美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和国家设定的多杀菌素的每日允许最大摄入量(ADI)为0.02mg/kg。基于大鼠2年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试验结果中出现的所有多杀菌素系列毒性试验中最低的无毒作用剂量(NOAEL=2.4 mg/kg),采用标准的安全系数100倍,本文在膳食风险评估过程中采用0.02 mg/kg作为多杀菌素的ADI值。多杀菌素的急性毒性很低,满足不必设定急性参考剂量的条件,因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多杀菌素的急性膳食风险很低,不必设定急性参考剂量。风险描述结果显示:多杀菌素的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仅占其ADI的35%,而估算每日摄入量仅为ADI的2%。这说明多杀菌素按照良好农业生产措施(GAP)条件在棉花、甘蓝和茄子上使用,对中国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很低,可以接受。根据这一结果,本文推荐多杀菌素在棉花、甘蓝和茄子上的MRL分别为0.01 mg/kg、2 mg/kg和0.5 mg/kg。 建议我国尽快开展农药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指导农药科学管理与应用,保证人体健康,促进农药和农产品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小学是学生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这之前他们没有经历过学校的学习生活,可能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自然也就不会有学习积极性。但是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性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没有教师的命令下自己
本论文通过测定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成虫对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嗅觉反应以及对该天牛成虫的拒食作用,选出对成虫无忌避作用的4种药剂,进一步研究其对眉斑并
本文阐述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并通过MATLAB提供的Simulink仿真平台对直扩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详细讲述了各模块的设计。在给定仿真条件下,运行了仿真程
建议京郊适当发展酒用高粱刘宝存,刘本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高梁以其特有的抗旱、抗盐碱等多重抗逆性及杂种优势在世界谷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布于84个国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与质量将直接影响与决定学生高中及未来生物学习的基础。本文以情景教学为切入点,对其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阐述与分析,并就其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景教学;策略方法  因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相对抽象,所以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思维特征
摘 要: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句话强调了氛围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班级整体共同进步。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却与这样的教学理念相违背。这时教师积极使用情境化教学法就表现出了巨大优势。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针对这样的
摘 要:化学学习中的反应速率及平衡内容,不仅仅对学生化学学习基础的构建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意识养成,也有这极为关键的影响。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在这方面内容的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未能突破的难点,本文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教学难点;突破;分析  在中学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等理
摘 要: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向学生灌输着各种各样的知识。然而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非常有限,甚至有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留白,给予学生更宽广的学习空间。本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留白”  留白是文学创作中的专业术语,不进行过
等你不在老地方──一个“东方时空杯”征文介入者的旁观描述王学锋主持人该属于哪个范畴我至今也搞不清。岗位?职业?阶层?人种?开大会报幕的?婚礼上喊“四入洞房”的?还是深山古刹的和尚堆儿里领头的?据训诂学者说,这个词儿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又据英语爱好者说...
摘 要: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首先要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就像在找寻宝藏之前要先获得地图一样,要先有了阅读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教室要准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微妙联系,并将其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的感受生动形象的表述出来,而使整篇文章更具张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