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输卵管内膜干细胞(FMMSC)和子宫内膜干细胞(En MSC)的抗纤维化作用潜能,初步探索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寻求一种更好的干细胞用于宫腔粘连抗纤维化的治疗。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人UCMSC、En MSC和FMMSC,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分析和周期测定,平板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其增殖能力,CCK-8法判断其生长特性,核型分析检测其遗传稳定性,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证明其多向分化潜能,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UCMSC、En MSC和FMMSC抗纤维化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三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接种于MSC完全培养基后,约12h即见贴壁细胞,培养至5d时,细胞融合达80%左右,所有细胞传至P5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表现为均一长梭形,并呈漩涡状生长,UC来源的细胞形态更为均一,细长,并且排列紧密,FM和En来源细胞形态立体感更强,二者形态更为相似。2.三种MSC均阳性表达CD90、CD73、CD105、CD29、CD44、CD166和HLA-ABC,阴性表达CD14、CD19、CD45、CD34和HLA-DR。3.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FMMSC中处于DNA合成期(G2+S期)的细胞比例高于UCMSC和En MSC。4.平板细胞克隆形成试验结果显示,UCMSC形成的克隆团为136±26.32个,FMMSC形成的克隆团为89±5.34个,En MSC形成的克隆团为91.6±2.7个,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36%±26.32%、89%±5.34%、91.6%±2.7%。UCMSC和FMMSC、UCMSC和En MSC克隆团数目及克隆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MSC和En MSC克隆团数目及克隆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三种细胞增殖曲线均呈S型。UCMSC潜伏时间较短,于24h左右即进入对数生长期。FMMSC于4-6d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生长快速,于7-8d进入平台期。6.核型结果符合样本来源,此方法所培养的细胞具有遗传稳定性。7.三种干细胞在体外均具有成脂、成骨和成软骨诱导分化的能力。8.抗纤维化相关蛋白m RNA表达结果显示,FMMSC和En MSC分泌的HGF、IL-10和IFN-γ均高于UCMSC(P<0.05),而FMMSC和En MSC分泌HGF、IL-10和IFN-γ无差别。三组干细胞分泌b FGF、Adrenomedullin和lefty无统计学差异,但根据数值目测应该是有差异的,目测FMMSC和En MSC分泌的b FGF相对表达量多于UCMSC,En MSC分泌的Adrenomedullin显著多于FMMSC和En MSC,FMMSC分泌的lefty多于En MSC,En MSC分泌的lefty多于UCMSC。结论1.UCMSC的增殖能力高于FMMSC和En MSC,但FMMSC的增殖速度较快;2.FMMSC和En MSC生物学特性高度相似;3.UCMSC、FMMSC和En MSC均分泌抗纤维化相关蛋白;4.FMMSC和En MSC在抗纤维化作用中,HGF、IL-10和IFN-γ发挥的比重可能要多于b FGF、Adrenomedullin和lefty,其可能主要通过HGF、IL-10和IFN-γ参与的通路来发挥抗纤维化作用。5.对于缺失En MSC的患者,FMMSC可实现MSC的自体移植。在自体移植方面,UCMSC和FMMSC比较,对于子宫内膜损伤后抗纤维化的治疗,作为更优的替代干细胞,FMMSC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