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陵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流失量及其林地根系抗拉特性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河北太行山区崇陵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流失特征和林木根系固土能力,本文以裸地、农地(小麦、玉米)、果园(桃树)、林地(侧柏、油松)四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小区和太行山区崇陵小流域内的20年生油松和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流域内降雨数据和土壤流失数据对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流失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林地代表性树种油松、侧柏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单根拉伸试验的方法,测定油松、侧柏3mm、5mm、7mm三个径阶下最大抗拉力平均值和抗拉强度平均值,并对根系疲劳前后固土的力学特性及根系疲劳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崇陵小流域在四年的观测期内,6至8月降水量最大,占年均降雨总量的68.2%,其中7月份年均降雨量达到205.7mm;2017年降雨量最大,为634.3mm,其中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35.3%;2016年降雨量最小,年降雨量为520mm,其中7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35.1%;降雨量与降雨次数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观测区域内多为小雨,占总降雨次数的79%,大雨和暴雨一般集中在7月至8月份。
  (2)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覆盖下土壤流失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裸地>农地>果园>林地,其中裸地年均土壤流失量约是农地的2倍,果园的12倍,林地的年均土壤流失量最少,且只有两个月存在土壤流失现象。
  (3)疲劳前后油松和侧柏根系的最大抗拉力与根径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曲线采用幂函数拟合;疲劳前后油松根系最大抗拉力平均值和抗拉强度平均值均高于侧柏,疲劳后两种林木根系抗拉强度随根径的变化规律与疲劳前一致。
  (4)疲劳后不同径阶油松和侧柏最大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有提升,疲劳后油松和侧柏根系三个径级(3mm、5mm、7mm)的极限抗拉力比疲劳前分别增加了66.5%、38.7%、34.8%和17.7%、13.7%、26.3%,疲劳后油松和侧柏根系的抗拉强度平均值分别是疲劳前的1.50倍和1.19倍
  (5)林木根系滞回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周期循环特征,最初几个周期“滞回环”饱满且间隙明显,“滞回环”间距随着循环周期的增加越来越密集,几乎形成闭合曲线,然后逐渐趋于稳定。
  (6)油松和侧柏根系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均随着根径的增大而增大,回归方程均采用幂函数拟合;侧柏不同根径间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油松不同根径间木质素含量差异显著;油松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于侧柏,两个树种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差异显著;两个树种木纤比均随着根径的增大而减小,回归方程采用幂函数,油松不同根径间木纤比差异极显著,侧柏不同根径间木质素含量差异显著。
  (7)油松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根系极限抗拉力之间存在回归关系,侧柏只有半纤维素与根系极限抗拉力之间存在回归关系,而木质素含量与根系极限抗拉力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回归关系。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3种不同株龄‘风丹’牡丹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的方法进行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处理,分别设置5个水分梯度,30%、50%、70%(CK)、90%以及饱和水处理,每隔14d取不同株龄‘风丹’牡丹叶片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共取样4次。测定‘风丹’牡丹叶片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生长量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电阻抗图谱参数等的变化规律,分析电阻抗图谱
学位
森林立地生产力是生物燃料供给、碳固存和森林生长预测等多种应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预测森林立地生产力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进行森林高效经营的关键。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本研究采用应用广泛的立地指数(site index,SI)这一森林立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以河北省北部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SI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
将云杉引入华北落叶松林下进行人工更新,有利于提高森林物种多样性,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稳定性。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云杉幼树为研究对象,在围场县龙头山林场设置8块20m×20m固定样地,通过对影响云杉幼树生长的环境因子的研究,探究适宜云杉生长的环境。采用线性拟合、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在样地和单株尺度分别分析林冠开度、空间结构、林下光照、微地形对云杉生长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拟合从冠
学位
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评估气候变化对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制定适宜的森林经营策略以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本研究以河北省优势树种华北落叶松和蒙古栎为研究对象,依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用ClimateAP气候模型生成了当前及未来(2040-2069和2070-2099)的气候数据集,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基于3个气候变化情景(温室气体最低排放,RCP2
学位
植被恢复是冀北山区退化土地修复、保持水土的重要途径。土壤生态环境变化是评价其恢复效益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冀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冀北山区3种自然植被恢复类型(灌草丛、灌木林和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坡耕地为对照,在野外调查和采样基础上,通过常规试验法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吸管法和传统筛分法进行土壤分级后,通
学位
为进一步减少崇礼区水土流失、解决上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本研究以崇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咨询有关专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利用研究区DEM数字高程图和2015年Landsat影像等数据,获取崇礼小流域下垫面本底数据库,分析崇礼土壤侵蚀分布规律;通过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构建净水输水型小流域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对小流域进行水
转抗逆多基因欧洲黑杨是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利用携带抗虫基因BtCry1Ac、BtCry3A和耐盐基因mtlD、BADH的多基因植物转化载体对欧洲黑杨进行遗传转化,并获得转基因株系。本研究以此为材料,通过抗虫性检测筛选出高抗株系,对高抗株系Bt基因的分子特征进行检测,并对部分高抗株系进行了耐盐性初步鉴定,以期为抗逆杨树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用苗圃中栽植的16个转基因株系1年生
学位
河北燕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地形对光、水养分等生态因子具有再分配作用,因此,对植被恢复过程有重要影响作用。了解小地形生境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生长状况、群落演替过程的影响,及人为改变地形因子对生态因子的影响,对于该地区植被恢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围场县木兰围场林管局孟滦林场小东沟作业区的干旱阳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坡顶、缓坡、谷坡、切沟边坡、切沟中坡、切沟底部等6种小地形条件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
学位
为了建立‘绿岭’核桃田间新梢茎段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实现苗木的快速繁育,为今后核桃优良品种苗木生产提供新的途径。于2017-2019年,以‘绿岭’核桃新梢茎段为试验材料,对新梢茎段不同取样时间的消毒方法、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进行了研究,并对初代、继代和生根过程的部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绿岭’核桃田间新梢茎段不同取样时间及消毒方法对消毒效果有显著的影响,5月采
学位
为探讨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仁用杏花器官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优一’、‘龙王帽’和‘围选1号’3个品种的仁用杏花器官作为试验材料,喷施0(CK)、0.1、0.2、0.3、0.4、0.5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研究经低温胁迫4h后仁用杏花器官的生理生化特性。通过对低温胁迫下仁用杏花器
学位